
8月22日全國工商聯發布,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中國民企服務業100強榜單,湖北省共有18家民營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比上年增加3家位居全國第七中部第一。
湖北民企九州通、卓爾控股進入榜單前100強,其中,九州通以營收871.3636億元居第67位,排名比上年提升一位;卓爾控股以營收822.6308億元居第77位,排名比上年提升兩位。三環集團、武漢聯杰能源首次進入500強榜單,分列第387位、478位。此外,湖北省還有12家企業入選民企制造業500強,4家企業入選民企服務業100強。
據了解,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是在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由民營企業自主申報,經全國工商聯審核,按照營業收入降序排列產生。誰綜合實力排名第一?華為!連續四年登頂!誰服務業實力第一?海航!誰制造業實力第一?還是華為!數據還告訴我們,民營經濟發展依然強勁,充滿活力——變化1:入圍門檻不斷提升,要想入圍民企500強,2018年的門檻是185.86億。2017年的入圍門檻是156.84億,2016年的門檻是120.52億。也就是連續兩年,每年都有30億的漲幅。具體來看,共有20家民營企業500強入圍世界500強,比上年增加3家。另外,與去年相比,有85家企業新進入榜單。變化2:超大型民企越來越多,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7212.02億元,海航集團有限公司,6182.93億元,蘇寧控股集團,6024.56億元,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5051.18億元……
2018年,共有12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比上年增加3家。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有76家,比上年增加15家。其中,華為營業收入突破7000億元。恒大集團有限公司以1.88萬億元的規模蟬聯民營企業500強資產總額榜首。大型民企不僅越來越多,綜合實力也越來越強。變化3:利潤水平越來越高,民企好不好,還要看掙錢水平高不高。2018年,民營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28.50萬億元,增長16.44%。資產總額34.61萬億元,增長22.77%。稅后凈利潤1.29萬億元,增長13.87%。百分之十幾、二十幾的增長率得來不易。受經濟形勢影響,2018年民企500強盈利能力和經營效率出現小幅下降。但相對來說,民企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變化4:社會貢獻越來越大企業好不好,還要看社會貢獻。2018年,民營企業500強納稅總額達1.31萬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8.38%。納稅額超過200億元的企業共6家:華為(890億元)萬科(754.21億元)碧桂園(625.74億元)恒大(602.18億元)吉利(388.45億元)萬達(283.80億元)
民企500強不僅是納稅大戶,更提供了“海量”的就業機會。2018年,民營企業500強員工總數達到1057.41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的1.36%。其中,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員工人數最多,達29.37萬人。民企承載就業,作用杠杠的。變化5:產業結構越來越好進入榜單的500強民企,干啥的多呢?分產業看,第二產業入圍企業337家,繼續占據主體地位。其中,制造業入圍企業295家,比上年增加7家。可以說,中國制造業離不開民營企業。第三產業入圍企業157家,比上年減少5家,但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分別占500強的六成和四成,比重均比上年有所提升。 二產和三產是民企的重心所在。變化6:創新能力越來越強兩個指標說明,民企創新能力也更強。研發人員超過3%的企業328家,其中,超過10%的企業184家。研發強度超過3%的企業69家,其中,超過10%的企業6家。那誰最舍得在研發上投錢呢?第一還是華為,第二則是吉利。華為和吉利的研發投入分別達1015.09億元和210.33億元。從省份分布來看,浙、蘇、魯、粵四省企業數量較多,浙江省92家,江蘇省83家,山東省61家,廣東省60家。看到最后,是不是有些納悶,怎么沒看到阿里、騰訊等大企業呢?提示一下,還有一些入圍世界500強的企業,因為沒有參加民營企業500強排序,并不在榜單中。如果算上它們,民企龍頭隊伍的力量會更強大。(來源荊楚網)
(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