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食品安全報》5月20日報道,近日,因售賣未貼食品標簽的冷藏肉制品,武漢市武昌區市場監管部門對中百超市鄰里生鮮梅苑店進行調查,督促整改。5月14日,武漢一位楊姓女士向該報記者反映,當天下午17時左右在武昌區中百超市鄰里生鮮梅苑店買到未提前貼好標簽的肉制品,且發現肉質不新鮮。
據楊女士介紹,她分別購買了盒裝里脊肉和豬肋排,總價是35元。當時選購好的肉制品在稱重時,店內銷售人員是現場打標簽,而不是早已將食品標簽注明,打完標簽時顯示包裝日期是5月14日,最佳食用時間為5月15日,買回來后發現肉質色澤看上去不新鮮。楊女士覺得很奇怪,懷疑買到幾天前不新鮮的肉制品,便向該報反映情況,未提前將標簽打印好貼在散裝食品中,這樣做是不是違反了相關規定呢?會不會是幾日前的肉制品貼上當天標簽再銷售給市民呢?是否能保證沒過期嗎?希望相關部門和中百超市鄰里生鮮梅苑店給一個合理解釋與說法。
楊女士購買后臨時貼上的食品標簽
記者隨后與楊女士來到位于中百超市鄰里生鮮梅苑店盒裝肉制品柜臺中發現,散包裝肉制品的確未注明標簽,而是有顧客買了之后現場臨時稱重打上標簽,并注明是當天的包裝日期。
未貼食品標簽的冷藏肉制品
隨后,楊女士撥通了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投訴該超市肉制品未貼食品標簽情況。5月16日下午16時左右,武昌區中南路街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以下簡稱中南食藥所)執法人員王偉撥通了投訴人楊女士電話,據稱,他們已去中百超市鄰里生鮮梅苑店實地調查核實了情況,的確存在冷藏肉制品未貼食品標簽,當時現場發現有7盒沒有貼標簽,執法人員做了現場記錄,并與店長溝通第二天上午帶上相關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進貨單等證明文件去中南食藥所。
超市提供的相關合格資質證明
5月17日上午9時,楊女士隨記者來到武昌區中南街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王偉告訴記者,“昨下午去檢查有記錄顯示進貨時間是5月12日,還在保質期內,只是有一些沒有貼食品標簽,而且兩證也齊全(動物檢疫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隨后中南食藥所黃所長解釋稱:“我們咨詢了農畜科相關專家,在肉制品中嚴格來講,沒有新鮮與不新鮮的說法,只要沒變質是可以銷售食用的,但超市方未貼上食品標簽,的確給消費者造成了誤導,肯定是存在問題的。”中百超市鄰里生鮮梅苑店店長對楊女士表示說:“我們梅苑店,普遍工作人員年齡偏大,缺乏食品安全意識,下午回去我立馬召開會議,嚴肅批評生鮮食品銷售人員,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培訓。”中南食藥所則嚴令整改,要求中百超市鄰里生鮮梅苑店將所有未貼食品標簽的肉制品一律不準再上架銷售,一經發現直接進行處罰。(胡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