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經常被微信中打卡學英語的朋友刺激著?以后可以清靜了。5月13日晚,微信安全中心發布的一條消息引發關注,該消息稱,大家屢見不鮮的在朋友圈“打卡學英語”的現象或涉嫌違反微信規定,其中,流利閱讀、火箭單詞等被點名。北京青年報記者14日下午從部分實行“打卡制”的英語培訓公眾號或機構了解到,目前他們均已停止學英語在朋友圈打卡獲返利的這一規則。
微信
有公眾號及APP利誘用戶“打卡”
據微信安全中心在13日晚發布的公告稱,一直以來,微信明確禁止利用微信產品功能進行誘導分享的行為。近期,某些公眾號、APP軟件等主體通過以返學費、送實物等方式,利誘微信用戶分享其鏈接,包括二維碼圖片等到朋友圈打卡,嚴重影響朋友圈用戶體驗,違反了《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部分主體在違規活動被處理后,只是改掉課程介紹頁面中的違規字眼,但仍在業務流程中用各種方式利誘用戶分享朋友圈打卡,有的甚至通過變換域名、新增類似業務等進行惡意對抗、多次違規。
北青報記者查詢了微信團隊在2018年2月發布的《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發現,微信禁止通過利益誘惑,誘導用戶分享、傳播外鏈內容或者微信公眾賬號文章。一旦發現有此類行為,微信團隊將進行相應處理,包括封禁相關開放平臺賬號或應用的分享接口等。
網友
苦“打卡刷屏朋友圈”久矣?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這份公告中,微信貼出了涉嫌違規的公眾號的圖片,其中包括流利閱讀、薄荷閱讀、火箭單詞等,而此前這幾家公眾號或APP主體在微信朋友圈對用戶的打卡要求大體相同。
一位曾經在一家英語學習平臺報名的學員表示,“對個人來說,就是一種自我監督吧,但別人可能根本就不感興趣。”
“真的很煩,每次看到人家這么愛學習就覺得自己很差勁,心情不太好。”對此,網友張小姐表示,很討厭這種秀,“就像秀恩愛虐待單身狗一樣討厭”。
同時,有網友表示,這種“打卡”的方式也在向其他領域蔓延,“我的孩子現在剛剛上幼兒園,老師就要求我們每天回家后都發孩子閱讀的照片來打卡,連發100天到了學期末就會有獎學金。”市民龔女士表示。
但也有網友稱,“打卡”只是一種動力,沒有必要“一棒子打死”。微信在留言中回復稱,“這不是打擊用戶打卡分享行為,而是打擊部分主體利誘用戶朋友圈打卡的行為,這種實際是利用用戶的學習熱情來達到自己流量擴散的目的,本質還是一種惡意營銷手段。”
反應
多平臺稱將調整打卡規則
對于微信的決定,也有部分網友擔心,現在不能夠繼續在微信上打卡,之前的打卡成績是否就白費了,也就不能收到本該有的優惠了。
對此,“流利閱讀”回復稱,“大家從分享鏈接點進去,看到的也是文章,‘利誘’不是我們的初衷,我們的初心是希望通過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高效學習英語、愛上英語。”“流利閱讀”和“火箭單詞”均表示,將對之前的打卡政策進行調整。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5月14日下午,依舊有部分網友通過微信朋友圈打卡學英語,目前,被點名的涉嫌違規的公眾號內的分享鏈接也可以順利打開,“雖然沒有了打卡獎勵,但是這個習慣我還是保留了,這也是督促我自己學習的一種方式。”英語學習者張先生說。
除了被微信團隊“點名”的幾家英語學習公眾號外,在微信團隊限制“打卡學英語或獎勵”后,包括極光單詞、潘多拉口語等多家公眾號發布“獎學金政策調整的情況說明”,對規則進行了調整,是否在朋友圈英語打卡都不會影響返現和獎學金等獎勵的發放。
事件前后“打卡”規則
“火箭單詞”
之前 參加3天背單詞打卡挑戰的人,需要支付6.9元的保證金,每天堅持學習30個單詞,并且在朋友圈成功打卡,連續3天不中斷,在挑戰結束的7天內返還6.9元的保證金。
之后 無需分享到朋友圈,只需每天在24點前學完,即可獲得相應的獎學金。
“流利閱讀”
之前 100天199元的課程為在課程有效期100天內,在朋友圈打卡累計滿80天,即可全額返還學費,要求學習打卡必須為所有人可見,同時,朋友圈打卡內容需要保留到返現為止。
之后 無需朋友圈打卡,只需要每天完成當日課程,100天內堅持80天,即可獲得全額獎學金。(記者 付垚 張香梅)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