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湖北省氣象局獲悉,預計今天(18日)晚上開始,湖北省將進入梅雨期,雨水集中、強度大、致災風險高。其中,
18日晚咸寧局地暴雨;
19-20日,荊州、武漢、黃岡、黃石、咸寧、鄂州、潛江、天門、仙桃等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雨強40~90毫米)、雷暴大風(8~11級)等強對流天氣;
21-24日,全省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與19-20日暴雨過程形成疊加,暴雨洪澇風險大。
目前,湖北省早稻處于齊穗揚花-灌漿期,春玉米處于抽雄吐絲期,中稻處于分蘗期,蝦稻、夏玉米、夏大豆處于苗期。19-20日、21-24日兩次暴雨過程除鄂西北外,大部地區累計雨量150~250毫米,單點可達400毫米以上。
預計20-21日鄂東北東部、鄂東南中部、江漢平原局部地勢低洼農田有洪澇風險;22日鄂東北中部,江漢平原北部局部地勢低洼農田有洪澇風險。
暴雨洪澇可能導致作物出現漬澇,水稻受淹,玉米、棉花、蔬菜等旱地作物出現積水,不利于根系生長。此次暴雨洪澇伴隨大風還可能造成春玉米等作物發生倒伏、育秧大棚等設施損毀,利于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草貪夜蛾遷入,持續陰雨造成高濕適溫天氣利于早稻稻瘟病、紋枯病的發生發展。
防范措施:
一、提前清理溝渠。鄂東、江漢平原等降雨量較大地區在降雨前要及時組織力量清理農田溝渠和田間“三溝”,保證田間排灌順暢,利于及時排澇降濕,預防漬害。提早做好抽水泵、種子等物資儲備,做好應急物資、作業機具等保障供給。
二、及時搶排漬水。對受淹田塊要第一時間搶排漬水,使作物及早露出水面;及時清洗葉片,扶苗培土,防止出現爛苗死苗。搶抓降水間隙,修復水毀田間道、溝渠等基礎設施。加快因災損毀的作物大棚修復,推進快速恢復生產。
三、抓好災后田管。受洪澇和大雨沖刷的作物,要及時追施速效化肥,補充養分。棉花、玉米等作物要重施花鈴肥和穗肥,作物生長后期受災要做好葉面噴肥,延長葉片功能期。洪澇災害后田間濕度大,要抓好病蟲害監測預警,集中力量打好病蟲害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