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舉行的國際工程科技高端論壇暨北斗智能應用大會上,湖北發布《推進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措施》提出了一個核心目標:著力打造全國北斗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為此,湖北計劃從7個方面進行部署,包括支持北斗領域技術創新、支持北斗優先大規模應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等。
在地球空間信息領域,湖北擁有李德仁、劉經南、龔健雅等9位院士,院士數量居全國之首,如何將科教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措施》提出,支持湖北珞珈實驗室在北斗領域開展創新,3年建設期內每年給予5000萬元運行經費補助。針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收益分配,《措施》提出,主要貢獻人員獲得獎勵份額不低于轉化總額的70%,而且,購買先進技術成果并在鄂轉化、產業化的北斗企業,可以獲得單個企業最高100萬元的補助。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海軍:“利用好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中部地區技術交易市場聯盟、湖北省技術交易所等平臺,推動省內北斗領域院士專家、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科技成果在鄂落地轉化。”
創新的生命在于應用。《措施》尤為強調應用場景的培育與拓展。《措施》提出,全省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加強采購需求研究,大力推進北斗在測量測繪、自然資源、環境監測、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領域的全面應用,此外,北斗應用還要拓展到大眾消費領域,在營運車輛、城市公交車等公共設施上實現應用。接下來,湖北還將在5G基站加裝北斗高精度時頻模塊,為“北斗+5G”應用推廣奠定基礎。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海軍:“加快實現涉及PNTRC(定位、導航、授時、遙感和通信)功能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中的北斗標配化應用和已有GPS替代,非重點行業中已有GPS要通過升級改造,逐步實現北斗國產化替代或兼容北斗。”
從創新到應用,主體都是企業。《措施》多措并舉,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技改上,對總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北斗產業技改項目,按規定給予不低于100萬元、不超過1000萬元的設備購置補助。金融支持上,發起成立不少于50億元的省北斗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并且,對于創業領軍人才注冊成立的企業,還會被納入區域重點企業名單,享受相關支持政策。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余旭東 通訊員 關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