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自今年6月以來,緊跟湖北省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步伐,湖北經濟學院認真學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對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第一時間傳達全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學在前、做在前、改在前,為主題教育正式啟動、精彩開局下好“先手棋”。
(湖北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溫興生連續第七學期為《當代中國》開講第一課)
一是堅持學在前,緊扣主線,力求入腦入心
在學習內容上,提前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今年6月,學校就為黨員干部配備《習近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學習材料。自6月開始,分別在全校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中完成“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學習英雄事跡、弘揚奉獻精神、凝聚奮斗力量”“牢記初心使命、落實‘五個聚焦聚力’、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3次主題學習。
(湖北經濟學院領導溫興生、劉大洪、張以林帶領學校黨員干部來到南湖革命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
在學習對象上,緊抓“關鍵少數”,先學先悟。今年7月,學校黨委帶頭,制訂了“四個一”學習計劃,即:學校黨委班子成員帶頭通讀一本書、思考一個專題、完成一篇心得體會、交流一次學習成果。在8月的暑期工作會議上,全體校領導、15名中層干部就學習體會做主題發言。7-8月,學校分別組織52名中層干部參加暑期干部培訓班,42名思政工作骨干參加宣傳思想工作專題研修班,46名研究生導師參加卓越導師訓練營,12名學科建設骨干赴臺灣參加專題培訓。學校黨委書記溫興生、黨委副書記劉大洪、黨委常委張以林分別帶隊一起學,進一步尋找差距,檢視問題,凝聚共識,振奮精神。
(湖北經濟學院領導溫興生、劉大洪、張以林帶領學校黨員干部來到南湖革命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
在學習形式上,通過領導干部領學、支部分頭學、典型示范學等形式,提前實現學習教育全覆蓋。9月開學以來,全體校領導帶頭為2019級學生新生講開學第一課,黨委書記溫興生連續第七學期主講“當代中國”第一課,舉辦第35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全國優秀教師、荊楚好老師、武漢工匠、師德標兵等一批先進典型受到表彰,帶動廣大黨員學先進、找差距、受洗禮。6月以來,221個基層黨組織先后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學習全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組織支部黨員學習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組織黨員干部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和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強化革命傳統教育,補足黨員精神之鈣。
二是堅持做在前,提前謀劃,做好“蹲點”調研
提前謀劃“先學先改”,相關部門做好準備工作。7月8日,學校召開黨委常委會,聽取了黨委組織部關于學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方案起草工作安排的匯報。會議要求相關部門在暑期完成主題教育實施方案的起草工作,其中組織部暑期草擬好學校主題教育方案,著眼主題教育的要求,重點解決怎樣才能取得實效,怎樣真正解決問題;宣傳部做好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干部集中學習的專題準備,為做好主題教育活動提供師資和課程保障;學校辦公室和黨委研究室進一步對標對表梳理、檢視在五個聚焦聚力上存在的不足、授權擴點上的短板弱項,列出任務清單,材料清單,為后期檢視問題做好資料準備;學工部、研工部發動好學生黨員開展自學,組織好暑期各項實踐活動。
(湖北經濟學院宣傳思想工作專題研修班學員在古田會議舊址參觀學習)
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校領導提前開展蹲點調研工作。今年3月,學校黨委制定了《2019年校領導調研工作安排》,要求全體校領導帶隊到二級單位開展蹲點調研。黨委書記溫興生要求“調研要做到深、實、細、準、效,以小學生的態度,通過調研有所收獲、獲得心得、有所進步”。從3月到7月,校領導們通過隨堂聽課,參加教師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的主題黨日活動,參加班級晚講評,主持召開師生座談會,參加學院集體活動,進行個別訪談,進行問卷調查和測評等形式,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和一線情況,目前已經完成第一階段蹲點調研任務,形成10份調研報告。
(湖北經濟學院中層干部開展對標找差距研討活動)
三是堅持改在前,即知即改,補齊短板弱項
主動深入查擺問題,注重從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中發現問題,注重從服務對象的吐槽和投訴中發現問題。今年5月,學校集中開展“一事三擺”自查自糾工作,廣大黨員干部把職責、工作和思想作風擺進去,深入查找自身是否存在懈怠松軟、自我約束不嚴等狀態,工作中是否存在謀劃不實、推進不實、方法不實等問題,通過對照癥狀自己找,上下級之間、同志同事之間相互找等多種形式,深查細照、找準找實、挖深挖透,每個人都列出問題清單,為下一步整改落實打牢基礎。
(湖北經濟學院組織中層干部開展對標找差距研討)
針對查擺出的問題,堅持先改一步、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力爭在主題教育開展前先期完成整改一批、轉化一批。7-8月,為滿足師生在生活、學習、工作的需求,學校對二號教學樓進行立體化改造,80間教室煥然一新,同時建成10間智慧教室。加強實驗室建設,首次面向全校學生開設跨專業大型綜合仿真實習。改造東西區11棟學生公寓,新增100間標準化學生宿舍,供2019級新生入住。學校食堂進一步改造升級,打造學生“第二自習室”。暑期開放圖書館供學生自習,滿足學生新期待。與周邊小學緊密聯系,著重解決教職工子女上好學的問題。這些舉措,讓老師更有獲得感、幸福感,讓學生有更高質量的學習經歷。
(記者董感忠 通訊員金苑)
(編輯:劉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