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武漢1月6日電 (周雯)1月5日,武漢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武漢市市長周先旺作政府工作報告。“過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勠力同心、迎難而上,交出了一份逆勢前行、強勁發展的年度答卷!”
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同類城市前列
政府工作報告透露,面對日益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逐漸激烈的城市競爭,2018年,武漢堅持高位求進,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全國同類城市前列,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11%。
產業能級提升。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三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量突破5000億元;金融商貿、物流、建筑等行業增加值均過千億元;在漢投資世界500強企業達到266戶,中國信科、國華人壽、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等企業總部落戶武漢,6戶企業進入中國企業500強。
留漢大學生40.6萬創新高
人口凈流入量居全國城市前列。留漢創業就業大學畢業生40.6萬名,創歷史新高。
去年,武漢加快高端創新平臺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增至2個,成為比肩北京、上海的“雙中心”城市;新增諾貝爾獎工作站2個、院士專家工作站28個、知名企業研發機構47個;新引進外籍外地院士45名、高層次人才281名。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以上,入選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城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31件,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成功突破100G硅光收發芯片、自主架構64層三維閃存芯片、氫油物流車等一批前沿技術。
持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對接,1072項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簽約總金額371.4億元;科技金融保持活躍,創投資本總額達到1337.9億元,增長9.1%。
堅持民生優先 新增學位近6萬個
全民迎軍運熱潮涌動。堅持細致精致極致卓越,全域推進綜合環境整治提升,深入開展“與軍運同行”系列活動,環境面貌加速蝶變,大江大湖大武漢的城市魅力進一步彰顯,市民熱情持續高漲。
市民生活水平加快提高。公共財政用于民生領域支出1402.7億元,增長15%;突出產業扶貧,全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全市實現減貧21597人,87個貧困村出列。
去年,武漢堅持民生優先,公共財政用于民生領域支出1402.7億元,增長15%。新增就業21.9萬人,社會保險凈增參保98萬人次,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上調160元,城鄉低保綜合提標11.4%。深入推進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建成老年宜居社區600個。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新改擴建公益普惠性幼兒園54所、中小學校31所,新增學位近6萬個。
報告中提到,2019年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左右。
(責編:關喜艷、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