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柏莎莎、何姍姍)隨著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臨近,為了進一步提高居民的消費維權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3月13日上午,通達社區攜手社區法律顧問呂律師以及冶金街社工站的愛熙社工,共同舉辦了名為“普法惠民零距離,守護居民‘錢袋子’”的主題法治講座。活動現場氣氛異常熱烈,共吸引了30多名居民積極參與。
本次講座采取了“案例剖析+互動答疑”的創新形式,讓居民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和掌握消費維權的相關知識。呂律師通過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案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深入剖析了虛假宣傳、價格陷阱、假冒偽劣商品等消費陷阱的慣用手段,揭示了消費風險的多樣性和隱蔽性。
此外,呂律師還詳細講解了消費者依法享有的安全保障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等基本權利,幫助居民們明確自身權益,提升維權意識,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錢袋子”。
在互動環節中,居民們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紛紛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疑惑。呂律師都一一耐心解答,確保每位居民都能獲得滿意的答案。同時,還詳細介紹了多種維權途徑,包括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為居民們在權益受損時提供了清晰的解決思路。
此外,活動還貼心地為居民們準備了消費小貼士,內容包括購物、網絡消費、簽訂消費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提醒居民在日常消費中保持警覺,進行理性消費。
通達社區徐書記總結,“此次講座是社區普法惠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持續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居民的法律素養和維權能力,為構建和諧社區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