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人:柳曉萌)為豐富社區青少年暑期精神文化生活,傳承非遺文化,讓青少年在面塑中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2024年7月29日上午,武昌區中南路街道石牌嶺社區、武昌區文化館中南路街道分館聯合中南路街道社工站、洪山區立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武漢市博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社區多功能活動室開展“傳統文化進社區 非遺薪火共傳承”系列活動,共20名青少年親子家庭參加活動。
現活動邀請了湖北省文藝家協會會員、面塑非遺傳承人付理花老師前來授課。付老師首先向小朋友們介紹了面塑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面塑是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為原料制成熟面團后,用手和各種專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器物、人物、動物等具體形象的手工技藝,最早在漢代就有文字記載,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老師一邊講解一邊演示,經過捏、搓、壓、揉等一系列動作,再輔助小竹刀靈活用點、切、刻、畫等手法,不一會兒,一件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熊貓抱竹”就做好了。作品里的熊貓體態圓潤,神情憨態可掬,懷中抱著嫩綠的竹子,十分惹人喜愛,孩子們對這件面塑作品愛不釋手,紛紛表示想要一個同款“熊貓”。
隨后,老師為大家分發制作材料,在老師的指導和社工的幫助下,拿起面團動手制作,捏一捏、搓一搓……都做出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面塑作品。每個孩子捧著親手做出的面塑作品,笑容燦爛,展示出非遺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正在熠熠生輝。
此次活動,不僅增強了社區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還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發展,讓社區青少年在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不斷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