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路幼梅)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猜燈謎是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之一。燈謎通常寫在彩色的紙條上,掛在燈籠里供人猜測。猜中燈謎的居民可以獲得小禮品,這種活動既娛樂又富有文化氣息。
包湯圓和煮湯圓也是元宵不可或缺的活動,組織居民一起動手制作湯圓,是一種樂趣,也是傳承中華美食文化的方式。湯圓煮熟后,九康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將熱騰騰的湯圓分區居民,特別是那些獨居老人和困難家庭,以此傳遞節日的溫暖和九康的關懷。
元宵佳節怎么能少做燈籠呢?九康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提前準備好燈籠材料,帶領老人們動手做燈籠。做燈籠,猜燈謎,品元宵,感受傳統節日的喜樂氛圍,收獲喜悅和美好記憶!元宵一到,燈籠走俏。
佳節良辰,就要張燈結彩!在志愿者的講解下,大家躍躍欲試,小心翼翼的進行安裝不一會兒,一盞盞制作精巧的燈籠就呈現在大家眼前。看著親手制作的燈籠,每個人心里都成就感滿滿。
上門慰問困難家庭是元宵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九康工作者協同志愿者向社區70歲以上的高齡,空巢,獨居,殘疾的困難老人,送上湯圓和節日的問候。胡銀秀婆婆說“感謝黨和社區工作人員給我們高齡殘疾老人送溫暖”,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尊重。
通過本次活動,社區不僅豐富了居民的節日生活,還促進了鄰里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這些活動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和睦共處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