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王洵)“這樓棟的外墻終于開始動工維修啦,再不用擔心從樓下走有石塊掉下來了,真是解決了我們的心頭大患!”,家住觀瀾學苑小區的李爹爹望著正在進行維修的外墻高興的說。
觀瀾學苑是一個已建成十多年的小區,因長時間的墻面老化及工藝缺陷,此前樓棟外墻出現了多處墻面瓷磚空鼓現象,極易風化脫落,蘊含很大的安全隱患,不少居民也反映外墻雨天有滲水漏水的情況,導致家中墻面滲漏、霉變,影響家庭生活環境,外墻維修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事情。
在收到居民反映的問題后,觀瀾社區第一時間督促物業在墻面空鼓處樓下拉起警戒線,劃出警戒范圍,提醒居民繞行,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隨后,走訪小區居民家中,查看居民家庭內部受外墻的影響程度,詢問他們對維修外墻相關事宜的看法和意見,并多次與物業、業主委員會商議外墻維修問題,但因所需維修金不足、居民意見不一等問題未能達成統一意見來解決此事,使外墻維修工作陷入難以繼續的困境;為了徹底將安全隱患根除,快速推進外墻維修工作的開展,觀瀾社區成立專班小組,對外墻維修開展專項工作。
在專項工作開始后,社區包保干部甘濤主任與工作人員一起到現場進行了實地查看和指導,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社區與物業、業委會開展三方聯動溝通會,圍繞外墻怎么修、施工方案怎么定、資金從何來、如何征求居民意見等問題進行了多次討論商議,大家集思廣益,凝聚多方力量,將居民的利益最大化,最終確定了維修方案,在維修方案和預算產生后在小區每棟樓下和宣傳欄及時進行公示,確保居民應知盡知,維修方案事宜公開透明。
如今,外墻維修方案已順利通過并啟動,安全隱患被及時鏟除,居民的人身安全和居住環境也得到了保障。公共事務齊參與,共同締造大變化,在今后的工作中,觀瀾社區將持續推動公共事務協商共建共治,凝聚群心民意,讓居民對美好生活更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