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在中國光谷新聞發布廳舉辦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加快促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光谷軟件十條”)及其實施細則。圍繞吸引重點企業落戶、壯大產業規模、打造開源生態、鼓勵技術創新、園區建設、融資支持和舉辦賽事活動等方面,給予相關企業系統、全面支持,促進軟件產業發展。
光谷軟件十條鼓勵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重點支持企業開展解決方案驗證、牽頭或參與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標準制定、開展國產化軟件適配測評、支持重點領域關鍵軟件產品開發和首購首用等。每年擇優支持若干實際落地的優質解決方案,按照區內軟件企業參與的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項目合同額(非硬件費用)的10%,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會上,東湖高新區企服局副局長呂世公表示,要發展軟件業,就必須要搞好開源生態建設,這也是此次政策的主要發力點。
具體而言,一是搭舞臺,支持開源平臺建設,降低企業使用代碼托管等開源服務的成本;二是引爆點,鼓勵龍頭企業發布自主技術開源項目,支持全球開發者共同開發,并將開源項目在本地孵化,有望打造出原創性、爆炸性、轟動性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模型;三是促協同,支持本地開源社區對代碼合入量排名前列的開發者予以獎勵,提高開源社區活躍度,聚集全球協作資源,加速軟件迭代升級與協同創新。
光谷軟件十條中也重點提出,積極推進打造開源生態,為開源相關服務平臺建設、采購、軟件開發、創業項目和活動都予以資金支持。其中,新建開源服務平臺最高可獲得3000萬元的資助;基于重大開源項目的原創軟件開發,符合條件的單個產品可獲最高1000萬元資助。
同時,光谷軟件十條重點支持基礎軟件、工業軟件、新興平臺軟件和光電子、集成電路、生命健康、地球空間信息、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應用軟件。并重點引進相關方向軟件企業,具體包括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企業總部、研發機構,國內市場份額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軟件、地球空間信息軟件、新興平臺軟件企業總部、區域總部。該政策對新引進落地的特別重大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金額可達1億元。
光谷軟件十條還指出,加強投融資支持,通過東湖高新區創投引導基金、光谷合伙人引導基金等主體引導發起設立10億元軟件產業基金。除了融資之外,東湖高新區還在打造特色軟件園區,強化軟件人才集聚等方面持續發力。
為做實惠企工作,武漢東湖高新區為入駐核心區的軟件企業,連續三年補貼80%以上房租,對購房企業也提供一次性購房補貼,最高可達500萬元。在人才引育方面,一方面給予入職光谷軟件企業的“雙一流”高校人才最高5萬元一次性補貼,另一方面,對符合條件的新入規企業,按照3000元/人標準給予最高50萬元新增就業補貼。
據了解,武漢東湖高新區是武漢市發展軟件和網絡安全產業鏈的核心區。截至2022年底,高新區已聚集軟件企業超1000家,根據工信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統計口徑,2022年軟件業務收入超1700億元,占全市軟件業務收入近7成,同比增長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