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盛夏艾葉香,紅棗粽里藏……眨眼間又到一年端午時。在這個重要傳統節日里,為落實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繼續做好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和大力頌揚新時代人文關懷之精神。中南路街道新民主路社區以本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依托;以增進社區居民對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感和自豪感,并豐富社區居民節日文化生活為目的;以社區中的空巢、獨居、一戶多殘、重度殘疾等生活困難的高齡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為服務對象,聯合轄區文明共建單位的黨員志愿者、中南路街道社工站博雅社工、武漢同馨肝豆信息服務中心的愛心志愿者、社區老年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及社區文明實踐站扶老助殘志愿者小組的志愿者們,于6月20日共同開展了以“粽情端午,愛滿 ‘新民’”為主題的關愛社區特殊人群的文娛及教育系列服務活動。
上午的活動以“扶老”為主,邀請了社區中20多位空巢、獨居等老年居民代表前來參加活動。社區特為這些老人們精心準備了糯米、紅棗、蜜豆、粽葉、棉繩等材料和制作工具。而社區老年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則提前泡好粽葉和做好其它準備。
活動開始后,社區文明實踐站和武昌自來水公司管線所的黨員志愿者們,以及社區老年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和參加活動的老人們一起圍坐一起包粽子,看著老人嫻熟的手法和聽取她們講述的端午往事,讓在場的年輕志愿者們更增進了對端午佳節的了解和對祖國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向往之情。隨后,社區專門給老人安排了擊鼓傳花、趣味答題、投沙包拼技巧等游戲,對獲獎的老年人發放一份小禮物……
這些別開生面的創新游戲設計讓老人們在收獲快樂的同時,也讓他們得到了一次極好的放松和身體鍛煉。對此,參加活動的段奶奶開心地說道:“參加這次包活動讓我特別高興,這不僅讓我們感覺到濃濃的端午節日氛圍,而且在包粽子和做游戲的過程中,讓我們能相互交流和體驗團結協作的樂趣;更讓我們充分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懷,非常感謝社區的安排和設計,真的太棒了。”
上午活動的最后環節是為社區中的一些獨居、空巢、一戶多殘等困難老年居民上門發放做好并蒸熟的粽子,這也是社區便民服務中扶老助殘及人文關懷的一個集中體現。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