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胡昭平)5月16日,第十九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本屆光博會作為去年以來國內首場全球光電領域產業交流盛會,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最新產品和技術集中亮相,300多家國內外知名參展商齊聚,來自美國、日本、法國、瑞士、瑞典、加拿大、新加坡等10個國家及中國港澳臺地區的企業42家,省外參展企業占比超70%。
本次展會主打“光博周”概念,從5月12日-18日,論壇活動不停歇。1場國際級高峰論壇、3場國家級產業峰會、14場專題論壇、7場同期活動,由17位院士領銜眾多國內外優秀參展商和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圍繞激光技術與應用、F5G、光芯片、光刻技術、硅光技術、光纖技術等熱門話題的饕餮盛宴正在拉開大幕。開展首日,近萬人次專業觀眾逐光而來,共同探討新局勢下的全球光電領域科技創新與產業態勢。
一、大咖云集,共繪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新優勢
17位知名院士領銜,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科院微電子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的上百位中青年科學家,還有華工科技、大族激光、長光華芯、銳科激光、帝爾激光等國內激光巨頭高管,以及美國MKS集團、日本住友集團等全球領先的光電子信息企業高管等一大批國際頂尖學者和商界領袖逾600人,共赴這場國際光電子信息產業盛會。
本屆光博會的25場同期論壇,圍繞F5G全光網絡、激光產業、硅光產業等產業熱點,以及先進光刻技術、智能光子、光通信技術、光纖技術等光學前沿技術發布專題報告,聚焦光電產業新態勢。
當天,“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信息產業高峰論壇大咖云集,眾多知名院士、行業專家、商業領袖齊聚,共同探討光電子信息技術演進新動向、產業發展新趨勢。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中國科學院院士祝世寧、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發布重磅前沿演講,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秘書長古群介紹《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23-2027)》制訂背景情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光產品線總裁靳玉志、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顧波博士發布深度專題研究報告。
第十六屆“中國光谷”國際激光峰會、網絡安全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論壇、長飛光纖新型光纖技術研討會、智能光子(AI Photonics)技術研討會、女性科學家峰會等也在今日舉辦,既有聚焦女性青年科學家的社會議題,又有聚焦光技術應用的產業熱點和前沿技術,論壇層次十分豐富。
除此之外,本屆光博會緊扣市場脈搏,直面產業鏈發展難點,著力以產業鏈思維打造交流平臺,舉辦3場熱點領域產業峰會:昨日已舉辦的“2023國際激光產業大會”,匯聚了激光產業界半壁江山,共謀激光產業發展大計;同日開幕的“光車聯動創新應用產業大會”,從光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看如何賦能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聚焦F5G全產業鏈,將召開F5G產業峰會,華為、中國信科、長飛光纖、光迅科技等F5G廠商和綠色全光網絡專業委員會(ONA)再次齊聚,從產業、行業、商業和技術多個維度,深入探討F5G在千行百業中的新場景和新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還突破性構建與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美國光學學會的深度合作,并首次與全球光纖光纜大會(APC)實現同期舉辦。
二、百余項國內外“高精尖”技術同臺競技,引領全球光電子信息發展潮流
本屆光博會瞄準新局勢下的光電產業發展趨勢及特點,集中展示光通信、激光、光電交叉應用領域的核心產品和技術。20項展品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38項展品技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19項展品實現國產替代。光博會現場,光谷簽約重大項目29個,總額約320億元,再創光博會簽約額新高,項目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材料、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科技金融等多個領域。
國內一大批龍頭企業比拼 “高精尖”產品,彰顯“獨樹一幟”硬實力。在光通信領域,光谷實力呈現國際影響力。中國信科展示的全光網絡接入方案,整機國產化率超99%,部分達100%,達到國際先進。華為 F5G智簡全光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此次全面展示了其在路口、礦山、教育等的創新融合應用,此外智能車載光:AR-HUD\光場屏為國內首發。光迅科技的5G前傳、中傳等相關芯片,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空間光通信窄線寬激光器攻克了超穩頻極窄線寬、大功率低功耗等關鍵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的1.6Tb/s硅光互連芯片實現了我國硅光芯片技術向Tb/s級的首次跨越,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實現與Intel等國際巨頭“并跑”。
在激光領域,吸引國內巨頭聯袂與國際“并跑”。長光華芯推出最大功率超過66W的單管芯片,工作效率超過63%,是迄今已知報道的條寬在400微米以下高功率激光芯片的最高水平。蘇大維格此次展示的三維激光直寫設備,突破了大面積微納結構海量數據算法(高達500Tb),攻克了大面積微納模具制備國際難題。海創光電的1.5μm光纖激光雷達光源模組,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小、功耗最佳的第一款大規模前裝量產的車規級產品,解決了激光雷達光源模組在激光雷達整體成本占比較高的難題。
在交叉前沿領域,國內多項最新成果展現引領潛力。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深圳大學、深圳技術大學、上海光機所、上海微系統所等單位展示了一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光電儀器、器件及材料類眾多前沿科技成果,其中,賦同量子的超導單光子探測器國內首創片上集成低溫濾波技術,成功應用于包括著名的光量子計算機“九章”在內的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尖端領域;國內首家光量子芯片企業圖靈量子此次也帶來其國內先進的量子芯片。
同時,吸引大批國外尖端技術和產品集中亮相,引領全球光電子信息發展趨勢。肖特、ABB、施耐德電氣等世界500強企業首次參展。在光學領域,作為全球光學材料的領導企業,肖特展示了無機無孔鋰鋁硅氧化物微晶玻璃,已在其?LAMOST、云南麗江望遠鏡、歐洲南方天文臺極大望遠鏡等大科學裝置中廣泛應用。濱松光子帶來的高速InGaAS PD芯片,可以用于高量產能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400G/800G光模塊,是保障高速通信網絡的“核心心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在光通信領域,日本住友展示的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G.654.E光纖產品及光纖熔接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激光領域,國際巨頭MKS首次推出的大于50W的紫外飛秒激光器,能夠滿足消費電子、新能源、醫療設備和工業應用的苛刻要求。
三、元宇宙、光環獎、國際貿易站爭相上線,助推光電子信息企業擴大“朋友圈”
展會元宇宙,打造永不落幕的光博會。本屆展會利用元宇宙數字孿生技術,將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1:1復刻到元宇宙空間,并設計對應的主論壇、分論壇、展區等元宇宙場景。參會人不再受限于狹義空間內,更靈活的實時交流方式,讓線上用戶通過數字孿生的方式參與到線下會議,讓線下觀眾通過數字分身的方式參加線上活動,虛實融合打破現實世界的限制。
“光環獎”榮譽加持,展現企業硬實力。由行業協會組織的第三屆“光環獎”展品評選活動,得到了行業領軍企業和眾多參展企業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IPG、PI、炬光科技、長光華芯、長飛光坊等近百家展商已申報獎項。同時將在展會期間舉辦隆重的頒獎典禮,見證企業高光時刻。
首推“OVCEXPO”國際貿易站,助力展商擴展海外市場。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跨境電商作為新型的貿易模式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勁。當前,受國際環境不穩定、供應鏈短缺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小企業生產成本攀升,依然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光博會首次與阿里巴巴國際站合作,推出光博會線上中小企業產品服務推廣專區——阿里巴巴國際站“OVCEXPO”站點,共同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揮鏈接資源能力優勢,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優化中小企業供應鏈,解決當前光電子信息中小企業國際化業務拓展難題。
據悉,光博會自2002年成功舉辦以來,已歷經18屆,累計吸引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700余家知名企業參展,近56萬專業觀眾參觀,同期舉辦300余場專業論壇。隨著光博會在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和品牌化方面不斷深入,如今,它已是我國規格最高、最有影響力的光電子信息專業展會之一,是中國光電子信息產業對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臺。
編輯:蔡亮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