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荊楚各地
快樂農莊(2016-8)
2018-01-21 09:51:02   來源:今日湖北

——市場風向標——

 

受超強厄爾尼諾氣候事件影響,春季以來我省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多,有利于稻飛虱、稻瘟病等重大病蟲害發生流行。6月中旬,我省進入梅雨季節,階段性降水、低溫寡照天氣不僅有利于“兩遷”害蟲的大量遷入與快速繁殖為害,而且有利于病害的發生流行,給我省早稻和再生稻安全生產構成嚴重威脅。根據農業部特急電報通知要求,針對我省病蟲發生的嚴峻形勢,各地要提高思想認識,有效組織發動,落實防控措施,減少為害損失,湖北省農業廳發出通知。

 

水稻病蟲害防控要抓緊啦


16.jpg

準確把握病蟲發生態勢,高度重視防控工作

據全省農作物病蟲測報網監測,今年我省稻飛虱燈下遷入時間早、遷入蟲量大、田間見蟲范圍廣、增殖速度快。四月中旬始見稻飛虱遷入我省,比常年早20天左右。5月份出現兩個明顯的遷入峰,分別為5月5日(126頭)到6日(27頭)、5月17日(73頭)到18日(21頭),遷入蟲量明顯高于近幾年。南部稻區均已田間見蟲,中部地區的荊門已田間見蟲,加上今年我國南方地區稻飛虱發生量大,發生程度重,有利于稻飛虱遷入我省,稻飛虱呈重發態勢。稻葉瘟發生面積大、擴展速度快。據6月8日統計,我省稻瘟病發生面積64.02萬畝,平均病葉率0.6%,部分田塊高達41%。發生面積是2015年同期的2.1倍,平均病葉率是2015年的2倍,發生程度明顯重于去年同期。目前,稻瘟病發生范圍不斷擴大,從幕阜山、鄂東丘陵等常發區向平原區擴散。已有咸寧、黃岡等10市州24縣區發病,發病縣區數比5月中旬(8縣區)增加15個。

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防控責任

近期病蟲防控工作是全年防控工作重中之重,不僅關系早稻和再生稻豐收,而且決定中晚稻的“蟲口基數”,各地一定要清醒認識、清晰定位、高度重視,要按照“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的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地病蟲防控指揮部要立即行動起來,搞好組織發動、宣傳動員工作,迅速掀起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熱潮。

加大監測力度,及時發布情報

各級要確保植保監測人員到崗、到位、盡職、盡責,堅持燈誘、系統調查和田間普查相結合,并加大大田普查的范圍和力度,準確掌握病蟲發生動態,要及時組織會商,發布預報和防治警報。要暢通信息傳遞渠道,充分利用電視、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并通過手機短信群發、電話咨詢等多種形式將病蟲發生與防治信息及時傳遞至農戶,重大情況及時上報。各級農業部門及其植保機構、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當前的中心工作就是查準蟲情、發準情報、指導防治。

科學指導防控,確保防治效果

各地要按照《2016年湖北省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的要求,合理、科學、分類指導防控。推廣使用燈光誘殺、性誘劑誘殺、稻田養鴨、釋放赤眼蜂、噴施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當田間稻飛虱達到百蔸蟲量1000頭時,要及時施用噻嗪酮、噻蟲嗪、吡蚜酮等藥劑控制稻飛虱增殖,當水稻進入破口期時,要及時施用三環唑、肟菌·戊唑醇等藥劑預防葉瘟病。要指導農民開展輪換用藥、對癥施藥、適期適量施藥等。

推進統防統治,提升防控水平

專業化統防統治效果好、效率高,是病蟲防控工作上的機制創新和發展方向。各地要將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補助資金和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優先用于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幫助服務組織發展壯大、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生血造血能力、規范管理運營等。各地要積極開展農企對接,合作共建示范基地,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重視和有關部門支持,整合項目資金、物資供應、人才資源和技術力量,不斷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擴大規模、提升水平。

加強督導檢查,保障措施落實

各地在關鍵時期,要組織專班,深入病蟲防治一線,開展專項督查與技術服務指導,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后期對于因組織不力,技術指導不到位,導致病蟲嚴重發生,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來源:湖北省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防治指揮部辦公室)

 

#p#分頁標題#e#


由于山區田塊小、坡度大,馬鈴薯較少采用機械作業,但5月10日在宜昌枝江市舉行的全省馬鈴薯生產機械化現場觀摩活動表明,枝江農民在全省率先嘗鮮,收挖土豆也可用上機械了。

 

收挖土豆可用機械了   枝江農民在全省率先嘗鮮


17.jpg 

觀摩活動在枝江市顧家店鎮顧豐專業合作社基地舉行?,F場,一家土豆收獲機在田間平穩行走,所經之處,一壟壟成熟的馬鈴薯被連根拔起,像經篩選過一樣,干凈無損地與泥塊、藤苗分離,方便撿拾。

項目參與人員、湖北工業大學博士張凱鑫介紹,這是該校根據南方粘性土壤特點,最新自主研發出的新型機械,明薯率、挖盡率明顯優于一般機械。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節省人工開支,同時,機械化收獲馬鈴薯損傷低,也實現了品質提升。據了解,我省將加快平原地區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以此帶動山區、乃至全省馬鈴薯綜合機械化水平整體提高。

作為傳統糧食作物的馬鈴薯,在南方實現全程機械化一直是個難題。湖北的專家學者經過不懈努力,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攻克了這一課題,在節約人力的同時,畝產也翻了一番。

“原來種植馬鈴薯一畝地掙一千多,現在一畝地能掙兩千多?!?月份,春季馬鈴薯正值收獲季節,枝江市問安鎮雙湖村四組的農民陸邦平對記者興奮地說道自己的10畝地一季就掙了2萬多塊錢,足足比以前翻了一倍。

土豆作為新主糧,實現全程機械化已然成了農民、合作社等種植主體的重要任務。枝江市顧家店鎮顧豐農機合作社的理事長胡維國認為這不僅節約了人力成本,規模和產量也提升了一個檔次,一年不僅可以收獲兩季馬鈴薯,中間還可以收獲一季甜玉米?!按厚R鈴薯達到1200畝,秋季馬鈴薯包括明年的種植面積還要擴大,原來本地的馬鈴薯從播種到收獲純靠人力,馬鈴薯的人力成本非常高,打算從這一季開始實現馬鈴薯全程機械化?!?/p>

馬鈴薯作為傳統的北方作物,要想在湖北種植馬鈴薯并實現全程機械化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特別是在收獲環節,是否能完美的機收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湖北工業大學博士張凱鑫向我們展示了湖北自主研發的馬鈴薯收獲機,在馬鈴薯機收的明薯率,挖盡率,破損率這三個指標上達到了國家標準。張凱鑫博士介紹:“馬鈴薯作為傳統的北方作物,之前的收獲機都是適用于北方土壤,由于南方土壤為粘性土壤,所以傳統的收獲機不好使,現在新研發的收獲機是專門針對南方粘性土壤的收獲機,各個指標均達到了國家標準?!?/p>

對于馬鈴薯南北機械化種植的差異化的現狀和機具創新的進度,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德秋給出了答案,在馬鈴薯機械化技術上的創新,因地制宜才是制勝之道。“我國馬鈴薯種植發展不平衡很嚴重,包括我們湖北地區和北方地區存在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差別,但是我們非常有信心可以搞好馬鈴薯種植任務,特別是現在新研發的兩級鏈條式的收獲機適用于湖北的粘性土壤。”

(湖北資訊廣播記者馮超、胡玲   宜昌市廣播電臺陳良石)

 

 

——鄉村農技站——

 

暴雨過后,水稻如何補救

 

準確判斷,分類指導

由于淹沒時間長短和水稻生育時段不同,洪水對稻株危害亦不同。因此,采取不同措施,彌補災害損失。第一種情況是受洪水沖毀,嚴重倒伏,稻株枯黃,根系腐爛發臭,腋芽不能萌發伸長的地塊要及時改種。第二種情況是淹沒l天以上或正值孕穗期淹沒10小時以上,稻株生育異常,按以下鑒定方法確定是否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洪水退后3天,清晨絕大部價葉片的葉尖沒掛“露珠”,而根系生長基本正常,但又不能正常揚花結實,則表明稻株地上部份嚴重受害,應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剝檢稻穗,凡稻穗呈水浸狀,變為黃褐色,并開始腐爛發臭,表明稻穗已悶死,盡管稻株莖葉青綠直立,但最終不能抽穗揚花。應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洪水退后五天,剝查液芽萌發情況,如果全田稻株倒三、四、五節位腋芽有80%左右顯著伸長,則表明莖端稻穗嚴重受損,生長中心轉移,應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第三種情況是淹水1天以內或稻株生育期處在幼穗形成初期和已開始灌漿結實的田塊,要加強田管,減少損失。

#p#分頁標題#e#


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的關鍵技術

看芽定割苗時間。水稻受洪水淹沒,通常有3天左右時間停滯生長,其后生長中心逐步轉移,基部腋芽開始萌發,5天左右顯著伸長,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的田塊,受淹1天左右的田塊,退水后須1周左右割苗,受淹2天以上的須3-5天。

根據中稻生育進程定留樁高度。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的留樁高度為5-7寸,生育期偏遲的留樁高度應低些,生育期偏早的應留高些。

及時追肥。稻株被水淹沒后,光合作用受阻,養分消耗較大,根系的吸收力弱,必須及時補充養分。追肥要在割苗當天或割苗后l-2天內進行,畝施尿素10-15公斤或水稻專用復混肥40公斤。

此外,割苗后要將割下的稻草均勻放置行間,既能有效抑制稻田雜草,又能給稻田增加有機肥,利于再生稻高產。

加強田間管理。割苗后田間應保持淡水層。臨近洪水再生稻抽穗期時,要適當關深水,以防高溫危害。洪水再生稻生長期間,植株嫩綠,極易受病蟲為害,要及時防治。尤其在8月中、下旬要狠治三代螟蟲、稻苞蟲和紋枯病等。

一般受害田塊管理要點

受災較輕,無需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的田塊。一是水退后及時潑水洗凈稻葉,以恢復稻葉光合作用。二是稻田受淹后,水稻極易發生細菌性褐條病,白葉枯病也可能出現,在洗凈稻葉后,要立即用農用鏈霉素500-600倍液噴霧防治。三是抓好水稻中后期病蟲防治,并結合病蟲防治搞好根外追肥,促籽粒飽滿。四是規劃蓄留再生稻的田塊,適時足量施好促芽肥和看芽收割頭季。水稻受淹后,因結實率和千粒重下降,再生芽萌發導、萌發決,要根據再生芽伸長情況,兼顧兩季,適時收獲,高留稻樁,保留倒二芽。四是及時改補種。 確定須改種的田塊要及時改補種紅苕、洋芋、秋大豆、蔬菜等作物。紅苕要盡可能選用苕尖部份移栽,并保留5個以上節位,入土3個節位,實現遲中爭早,奪取紅苕高產。

(來源:《湖北農業》)

 


隨著四大家魚行情的下滑,洪湖市不少水產養殖戶的經濟收入不斷下降,部分養殖戶開始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種養模式,從低迷的水產市場分一杯羹,這不洪湖市大沙湖管理區就有一位四十多歲的養殖戶杜用兵搞起了魚、雞、果立體綜合養殖。

 

立體養殖  大有“錢”途

 

18.jpg

來到杜用兵的魚池旁,遠遠就能聽見一片雞鳴聲,散養的土雞穿梭在魚池旁邊的果林中。杜用兵說:“這是我們當地的土雞,基本上在當地賣出一大部分,主要銷售給洪湖這一片,雞蛋就在我們大沙湖內部銷售了,還不夠賣的。養4000只雞子,收入基本上可以達到10萬元以上?!?/p>

林中有塘,林下養雞,塘中養魚,這就是杜用兵的生態立體養殖基地。杜用兵告訴記者,這些雞是去年開始喂養的,目前已經賣出去了不少,銷售十分火爆。

合理分配活動空間,利用不同畜禽的副產物有效轉化相互利用,既能降低能耗也能降低成本。林下散養的土雞因為活動量大肉質鮮美,在采食雜草和昆蟲后雞肉營養更豐富,而且降低了飼喂成本。雞糞處理后是高蛋白飼料,添加喂養魚能提高其品質和產量。

杜用兵說這叫“雞魚立體養殖模式”,雞、魚混合飼養,可以充分利用魚池埂子上的空間,雞糞發酵一段時間下到魚塘里面。給魚吃也是節約成本的一部分。杜用兵:“我現在這個魚塘將近七十幾畝,養殖的四大家魚加上飼養的土雞、種植的桃樹,每年的收入加起來大概可以達到20幾萬接近30萬的樣子。”

(洪湖臺記者  李昊)

#p#分頁標題#e#


——專家面對面——

(本欄目由省農科院支持,今日湖北雜志社、農家顧問雜志社、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資訊廣播聯合主辦)

 

聽眾(楊女士、恩施):暴雨過后,果樹如何及時清園,加強管理?

何華平(省農科院果樹專家):首先是清理果園,及時清理積水、殘枝落葉及落果等;有淤泥、積水的果園,應及時排出積水,清除淤泥,露出果樹枝干;對重災果園,全面清除地面落葉、落果,挖坑深埋;摘除無商品價值的傷果,保留部分受輕傷的果實,減少當年損失。第二是及時噴藥,預防病害。每隔10到15天噴一次殺菌劑如甲基硫菌靈、菌毒清、殺菌王、菌必清、多菌靈等,連噴2到3次,預防病菌侵入。第三是疏松土壤,養根壯樹。雷雨天氣過后應連續翻土2到3次,以散發土壤中過多的水分,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恢復根系的生理活動,養根壯樹。第四要追肥補養,恢復生機。葉面噴肥,解決樹體營養不足的問題;地下追施平衡型氮磷鉀復合肥,每株0.5到1公斤。在果樹恢復生機后,施肥以農家肥為主,并配施適量化肥。干旱時,結合施肥進行灌水。

對于一些受到冰雹侵害的果園,還要涂抹藥劑,保護傷口。果樹主干、主枝和一些較大側枝的皮層被冰雹打傷后,應及時剪除翹起的爛皮,并涂抹治腐靈等藥劑,促進傷口愈合;對面積在1平方厘米以上的傷口,還應用塑料袋包扎。

災后及時疏除雹傷嚴重的殘次果,以節省養分,盡快恢復樹勢。其他晚熟果樹補套袋。因果樹梢葉被打斷打落,一部分果實套袋被打破,果實直接裸露于烈日下,極易發生日灼,應進行補套袋,以提高果實品質,減少損失。

果樹受災后樹勢較弱,抗病能力降低,要特別注意噴藥保護。首先用甲基硫菌靈等殺菌劑對果園連噴2到3次;其次要在落葉后至第二年萌芽前噴施5到7波美度石硫合劑,同時做好不同時期的病蟲預測預防工作,確保樹體盡快恢復健壯。

 

聽眾(陳先生、武漢市東西湖區):蔬菜噴藥要注意掌握哪些技術?

姚明華(省農科院蔬菜專家):蔬菜害蟲種類繁多,有吸汁類、食葉類和鉆蛀類三大類。每類害蟲的生活習性都不相同。應根據其共性、個性以及寄主的生長特點,有針對性地噴藥防治,使藥劑直接接觸蟲體,從而達到較理想的防治效果。

一是噴藥技術與害蟲生活習性和危害習性密切相關。吸汁類的蚜蟲和一些食葉類害蟲多集中在寄主的葉片背面和嫩枝上危害,應該以畫圈點點的方式進行噴藥,即噴霧器的噴頭先兜著植株葉片噴一圈,再扣在植株嫩頭上噴一下,這樣就使植株和蟲體全部接觸藥劑,能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的高齡幼蟲白天有藏匿現象,故在蔬菜生長季節噴藥防治這類害蟲,宜在傍晚進行。對鉆蛀類害蟲如菜螟等,噴藥時間一定要在卵孵化高峰期。

二是噴藥技術還與寄主的生長特點密切相關。夏季豇豆開花時間在上午7點到10點。豇豆螟初齡幼蟲分散或集中危害虹豆的花,噴藥以在上午9時前為好,這樣就能使蟲體比較充分地接觸到藥劑。甘藍類蔬菜葉片長滿一層蠟粉,用生物類殺蟲劑BT防治菜青蟲時,可在藥液中加入0.1%的洗衣粉,目的是降低表面張力,使藥液均勻分布在葉片上,提高防治效果。

 

聽眾(袁女士、武漢市蔡甸區):種植了4、5年的蘆柑樹,今年樹皮下長了很多白色的小蟲子,請教專家什么原因?

何華平(省農科院專家):蘆柑樹上的這種白蟲子一個是介殼蟲,是蘆柑三大病蟲害(沙皮病、介殼蟲、紅蜘蛛)之一,用99%綠穎礦物油200倍、40%速撲殺乳油1000-1500倍,48%樂斯本乳油1500倍進行防治。

還有一種就是天牛,首先加強蘆柑園管理,使植株生長旺盛,保持樹干光滑整潔,減少星天牛和褐天牛產卵,剪除枯枝或殘樁,消滅綠天牛幼蟲,避免其蛀入大枝為害。在成蟲出洞盛期,白天在樹枝上捕捉綠天牛成蟲,中午在根頸部捕捉星天牛成蟲,晚上在主干、大枝分叉處捕捉褐天牛成蟲。夏至前后檢查天牛易產卵的部位和初孵幼蟲為害癥狀,發現后立即用利刀快鑿削除蟲卵,把其消滅在低齡幼蟲階段。在立秋和清明前后,檢查樹體,凡有蟲屑糞者,先將木屑糞便除凈,再用鋼絲鉤殺幼蟲。并用破布或棉球沾上80%敵敵畏或40%樂果等農藥5-10倍液,塞入孔內,用泥土堵住蟲孔,殺死幼蟲。綠天牛可用氯化苦從最后一個孔口塞入,讓氣體下沉而毒殺幼蟲。還可用40%樂果40倍噴于主干40厘米以下根頸部和地面,防止星天牛產卵,同時使產的卵不能孵化。

聽眾:前兩年結果還很多,從去年開始就減少了,為什么?

何華平:蘆柑樹結果有大小年的情況,即頭年結果多,次年結果少。再加上去年冬天有較強的冷凍氣候,對樹體會有影響,出現葉片脫落等狀況。還有一個多月就到了蘆柑的花期,要加強肥水,疏松土壤,及時排漬。

 

聽眾(劉先生、洪湖):利用廢舊魚塘種植蓮藕,施肥要注意什么?

劉義滿(武漢市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專家):利用精養魚池種植蓮藕,如果是10年或者10年以上的魚池,第一年種植蓮藕可以不施肥,因為這種魚池的土壤肥沃,有機質很豐厚,可以滿足蓮藕生長的需求。利用水稻田種植蓮藕要做到適當施肥,首先是深施重施底肥,中等肥力的田塊施肥的比例是每畝氮磷鉀15:15:15或者15:16:16,如果施復合肥每畝一袋(100斤),然后施20公斤左右尿素。第二是科學合理追肥,蓮藕田要分兩到三次追肥,尿素40-50公斤、復合肥50公左右、鉀肥20-30公斤分兩次追肥,洪湖地區施鉀肥一般在6月中下旬以后。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最新国产成年人小视频 | 日本免费的网站全黄 | 在线观看一级大片婷婷 | 亚洲日韩十八禁在线观看 | 婷婷影音先锋色 | 中文字幕少妇偷人激情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