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山城鳥瞰
恩施經濟開發區正處于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挑戰中尋求新的機遇,在機遇中謀求新的發展,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發展形勢。新常態下,我們大開山門,走出恩施,比先進、找差距,學先進、理思路,趕先進、搶發展,著力破解創新驅動、轉型發展課題,探索生態綠色的科學發展之路,爭當“開放活州”戰略實施的領頭羊。
州文化中心
國家級富硒檢測中心揭牌
一、講誠信,守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一)牢固樹立誠信理念
一是對組織的誠信。認真學習貫徹州委五次全會、州委七次全會及王書記的具體要求,強化生態興區理念。2014年6月開發區被省委確定為綠色生態、產城融合試點。為使試點工作卓有成效,開發區嚴格生態保護,深入實施產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積極推進“綠色生態產城融合一體化”發展,促進開發區與恩施市融合發展,全力打造“生態新區、產業新區、城鎮新區”。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機制。實行班子成員分工負責、部門具體落實、重難點問題專班突破的工作機制,實現解決問題的程序化、規范化、效能化,增強干部職工的責任感、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保護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工作專班人員的信心。
二是對企業的誠信。開發區主要工作是推動產業的發展,產業發展的主體是企業,為企業服務是開發區工作的重中之重,對企業講誠信是對開發區一班人的基本要求。由于歷史原因和客觀條件的限制,開發區2009年至2011年謀劃建設農產品加工園和七里坪機械制造園時預收了32家企業土地預付款9800萬元,由于征地拆遷政策變化等復雜原因,繳款企業遲遲未取得土地,企業主怨聲載道。為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損失,開發區果斷決定,迅速清退企業所繳土地預付金,至2014年底,全部按照銀行同期利息退還土地預付金,并承諾在征地拆遷完成后,對該批項目優先供地。與此同時,研究切實可行的措施推進園區征地拆遷力度,加快供地速度和時效。截止目前,按合同需落戶園區的32家企業已落戶18家,已開工建設9家,擬開工建設9家,其余14家預計年底可以供地。
富硒產品檢測
(二)嚴格落實“兩個責任”
一是列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責任清單,落實“兩個責任”。按照中央、省、州、市各級紀委要求層層傳導壓力,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開發區以文件下發《中共恩施經濟開發區工委及其成員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中共恩施經濟開發區紀委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清單》、《恩施經濟開發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工作責任追究辦法》。理清開發區工委集體責任5大類18項,市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第一責任7類21項,工委班子成員共性責任6類20項,班子成員個性責任5類39項。
二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下發了開發區2015年紀檢監察工作要點,管委會主要負責人與各班子成員、各領導班子成員與各局辦分別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推動傳導壓力,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體系。
三是開展廉政提醒約談,發揮紀委監督作用。為切實履行好紀委對同級黨委的監督作用,上半年開發區紀委開展了對開發區工委班子成員的廉政約談;以落實“兩個責任”為主題開展對開發區所屬財政局、招商局、土管局、稅務局、管委會辦公室、企業服務辦公室“一把手”的集體廉政約談,重點要求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履行好“一崗雙責”,開展好對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組織好黨風廉政建設系列活動,做到“七不該”(明法紀,不該做的不做;講規矩,不該說的不說;有原則,不該想的不想;重廉潔,不該拿的不拿;正風氣,不該送的不送;嚴紀律,不該吃的不吃;守底線,不該去的不去)。通過規范管理和嚴格要求,開發區一班人爭做講政治、守規矩的明白人,沒有發生一例違紀違規的事件。
二、勇擔當,強作為,做企業的貼心人
(一)描繪規劃引領作戰圖
根據恩施開放開發實際,對照長江經濟帶建設要求,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編制完成開發區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未來五年,恩施經濟開發區將以“三園一中心”為載體,打綠色生態牌,全面推進產城融合,突出一個產業(綠色生態)、兩個支點(生態旅游業、富硒綠色產業)、兩大空間(平面調優產業結構,立體發展產業鏈條),建成“立足恩施、帶動武陵、輻射全國”的富硒產品集散中心、休閑旅游中心和產業發展高地,全力培育打造世界級富硒產業集群“中國硒谷”,變世界硒都資源優勢為世界硒谷產業優勢,再造鄂西經濟新的增長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促進湖北長江經濟帶發展。
一是堅持綠色繁榮發展,高標準制定規劃。強化“一張藍圖干到底”作戰意識,樹立“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理念,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體現開發區“特色開發、綠色繁榮、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特色,推進資源節約和開發利用,堅持開發節約并重,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以金桂大道為主線的商貿物流中心,全力打造旅游接待休閑中心和為旅游服務配套中心,綠色生態、產城融合示范區已經初顯成效。以農產品加工園為核心的“中國硒谷”,整體規劃為“一心、一軸、四片”。“一心”表示“中國硒谷”以后將是州府新城的中心區域;“一軸”表示沿著南北向貫穿“中國硒谷”的硒谷大道分布的硒產業服務軸線,包括國家硒產業檢測中心、企業服務中心、富硒特色養生中心、旅游散客中心、教育配套、人才公寓、酒店、富硒特色專科醫院等豐富的城市配套設施;“四片”由富硒農產品產業園、富硒食品產業園、富硒醫藥產業園三大富硒產業園和生活配套片構成,三大富硒產業園構成全新的綠色集群,而生活配套片則倚靠“中國硒谷”生態濕地公園,將打造成恩施絕無僅有的生態人居范本。在5000畝版圖上著力打造“四個五平臺”,即有5萬居住人口、實現產值500億元、上繳稅收50億元、帶動就業5萬人。目前,園區主干道已經建成,取得土地企業15家,硒檢測中心、企業服務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
二是堅持制度化運行,嚴要求執行規劃。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廢除了工業十條及退城進園項目制度。企業落戶過程中,嚴格生態準入門檻,建立和落實項目“負面清單”。嚴格執行環境評價制度,把節能、除耗、減排貫穿于項目工作的全過程,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環境功能區劃、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達不到總量控制要求的項目,一律不予審批。凡不符合綠色發展的項目一個不上,凡對青山綠水環境造成損害的項目杜絕上馬,所有的規劃、產業、項目實施最嚴格的綠色審核制。對閑置土地清理回收,杜絕企業“囤地炒地”行為,加大力度清退產業效益不高、有悖綠色發展理念的企業,嚴格落戶企業標準,提升落戶企業檔次。為節約園區用地,減少園區污染,在白楊、白果、三岔等鄉鎮規劃三個特色園區,把簡單初加工和有污染的企業放到鄉鎮特色園,盡最大努力保護城區園區環境。
三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超常規狠抓落實。建立園區企業落戶評估制度。定期召開工業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對擬落戶園區的項目從規劃設計、投資規模、效益、環境、產業鏈關聯度等方面進行審核把關,確保優質項目入駐。通過專題會議研究,巨鑫農業、天藝置業、佳保藥業等一批項目順利入園,有力地促進了項目建設進度。建立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領導小組,采取“全體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和“專題聯席會議”運轉模式,研究制訂全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政策措施,檢查、督促、統籌協調解決帶有普遍性、綜合性的重大問題。與恩施州經濟開發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雙方及時溝通規劃設計、優惠政策、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等方面情況,形成差異化錯位發展格局,避免出現“有地無企業、有企業無地”和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的情況。通過召開聯席會議,卷煙材料廠、齊進節能建材等項目到恩施州經濟開發區落戶建設,提高企業投產效率。
(二)打好清單服務“組合拳”
一是推行清單式工作辦法,解決問題、協調工作,到現場、入企業、進工地。市級、領導小組、分管領導、指揮部、各局辦,五個層面,分別召開專題會,一事一議重點項目建設,“三個清單”做活親商安商文章,為企業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三個清單”即,清單式解決問題,清單式督辦工作,清單式任務交賬。書記、市長及開發區主任多次到項目建設現場,以實地調研和召開專題會形式,形成項目督辦備忘錄,定期督辦、限時落實,有效地解決了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項目開工建設投產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省再生資源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武陵山區再生資源產業項目,市委政府明確一名副縣級干部擔任指揮長,帶領市直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組建專班,駐點幫扶企業,項目落地建設僅幾個月時間,現已進入土地平整階段。
二是組建“百日突擊”工作領導小組,主動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成立中國硒谷、金山大道兩個突擊小分隊,實行“村組長動員,市、鄉干部跟進,公檢法司紀委部門聯動”,一事一議,一事一了,滾動式推進,各個擊破重點項目建設土地拆遷掃尾難題。目前,正穩步推進各重點項目土地拆遷掃尾工作。農產品加工園和商貿物流中心征地拆遷遺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項目推進速度較快。今年上半年,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個數、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占全市比例均在50%以上,各個經濟指標的絕對額在全州所有開發區排位名列榜首。
三、聚合力,明思路,做發展的開路人
經濟新常態下,國家“四個全面”戰略部署,武陵山經濟試驗區建設,新一輪長江經濟帶的開放開發,對湖北特別是恩施發展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作為恩施對外開放開發的窗口、主戰場,我們開發區既要把握時代機遇,更要抓住政策機遇,講求融合,求得實干,推動恩施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
對照州外先進兄弟地區發展經驗,我們明確提出:立足創新,堅定“三個自信”(堅定恩施發展戰略的自信、堅定恩施特色發展的自信、堅定恩施生態擔當的自信)。
如何凝聚部門合力,增強自信力,突破發展瓶頸,找到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科學路徑?干創事業中,我們得出如下體會:必須堅定“五個一”工作思路,聚智聚力抓黨員干部素質,促使開發區干部成為實干、思考、學習型干部,樹立今天發現的問題就是明天的政績觀念,學會出題思考工作思路、研究解題工作辦法,守望發展目標,一張藍圖干到底,一件一件抓落實,進而推動開發區實現生態綠色繁榮發展。
一是堅定一個信念:只有敬畏組織、敬畏職業,黨員干部才會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作為,干創事業。恩施經濟開發區將全面實施“理想信念引領”戰略,培育“新恩施、新開放、新夢想”的開發區精神,凝心聚力、借力借智,引導教育開發區干部職工,重溫入黨誓言堅定共產黨人信仰,牢固樹立“熱愛開發區,發展開發區,維護開發區”的主人翁意識,講政治,懂規矩,增強執行力,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立足本職崗位干創事業,為恩施經濟開發區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二是明晰一個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發展的方向。恩施經濟開發區將以中央、省及州委六屆五次、七次全會精神為指導,搶抓龍鳳綜合扶貧改革試點和全省開發區專項改革試點的機遇,進一步激發開發區干部群眾干創事業激情,充分把握市情、區情,吃透上級精神,摸清政策詳情,準確研判未來形勢,聚心聚智聚力,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深入實施“雙倍增計劃”(產業規模翻一番、落地產業項目翻一番),努力推動開發區“生態立區、產業興區、城鎮新區”三區建設,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將開發區打造成營業收入千億園區。
三是擁有一個共同的意志:新常態的發展形勢下,擁有共同的意志,是發揮黨員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效力的前提。如何培養共同的意志,必須要以問題為導向,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恩施經濟開發區將以黨校干部輪訓和外出學習考察為載體,深入實施黨政人才素質提升工程,著力培養一批會管理、能解決疑難復雜問題、能拿出有效解決問題辦法的專家型黨員干部。同時,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作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理論武裝為根本,以落實民主集中制為核心,以作風建設為關鍵,以廉潔自律為標尺,以遵章守紀為保證,建設政治堅定、團結和諧、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紀律嚴明的領導班子,并發揮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形成一個共同的意志,積極推進“三區建設”(生態立區、產業興區、城鎮新區)。
四是力推一套強有力的措施:生命力是“實施”,有為有位也是“實施”。恩施經濟開發區將堅持規劃引領,以“雙倍增計劃”為抓手,立足市情、區情,從園區規劃編制、產業鏈建設、市場主體培育、人才戰略實施等方面,制定出臺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不斷優化完善園區總體規劃及“三園一中心”詳細規劃,并嚴格執行規劃,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以優質的園區產業集聚載體加快企業落戶,形成單個產業的塊狀聚焦。
五是探索出一個科學發展的路徑:GDP可以從工業規模中來,也可以從綠色繁榮中來。我們要充分把握“市場決定取舍,綠色決定生死,民生決定目的”的“三維”綱要,不盲目引進大工業,而是立足恩施特色走“特色開發、綠色繁榮、可持續發展”之路,探索出一條符合恩施實際的保護生態、開發生態、利用生態的科學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