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日至14日,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專家與市林業局濕地野保專家在荊州中心城區近郊的長湖濕地自然保護區荊州段開展冬季水鳥同步調查時發現,全球珍稀極危鳥類青頭潛鴨悠閑地棲息在長湖水面。
這是荊州第一次發現青頭潛鴨,也是專家在荊州乃至湖北首次親眼所見。
13日下午3時30分左右,調查組專家帶著單筒望遠鏡,在長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內仔細搜尋,唯恐錯過任何一個角落。“好像是青頭潛鴨!”一名調查組成員興奮地叫起來。聽到“青頭潛鴨”,其他幾名成員趕緊聚攏過來,爭相觀看。在約600米左右的前方水域,3只青頭潛鴨浮在水面。
看到相機中清晰的畫面,幾名專家反復觀看,證實就是珍稀的“青頭潛鴨”。這一重大發現,令大家欣喜不已,有的甚至高興得跳了起來。此前,有觀鳥愛好者稱,在公安縣崇湖國家濕地公園也曾發現過青頭潛鴨的蹤跡。
青頭潛鴨,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的鳥類,很少鳴叫,為深水鳥類,善于收攏翅膀潛水。雜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魚蝦貝殼類為食。青頭潛鴨是遷徙類鳥類,每年3月中旬從南方越冬地遷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開始遷往南方。有關資料顯示,青頭潛鴨在全球僅存500只左右,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極危(CR)。
青頭潛鴨在長湖現身,與長湖的生態環境改善不無關系。近年來,我市加大了長湖拆違和環境保護力度,長湖水質有了明顯的改善,加之生物多樣性逐步修復,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在此棲息。在2天的調查中,調查組還發現長湖生活著中華秋沙鴨、鳳頭潛鴨、紅頭潛鴨、紅嘴鷗、白鷺等30余種珍稀鳥類。
據悉,此次調查是首次開展的全國性同步調查。根據《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關于開展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冬季水鳥同步調查的通知》,省林業廳在全省開展冬季水鳥同步調查。(記者郭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