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州市“禁燒”“禁燃”生態發展創新之路
□本刊記者/劉英 通訊員/黃明新
今年,荊州市民都有一個感覺,“好天氣”較去年明顯多了起來,荊州市空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這種向好趨勢如何得以保持?記者從荊州市環保局獲悉,《荊州市2016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今年5月出爐,力爭今年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達到70%,無嚴重污染天氣。年底,完成荊州市中心城區、縣市規劃控制區內所有儲油庫、加油站(點)、油罐車的油氣回收治理工作。完成重點企業大氣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安裝工作,排放達標率達100%。
荊州市環保局局長蔣茂芳陪同市人大代表檢查燃煤鍋爐改造工作
全省中心城區率先淘汰燃煤鍋爐
2015年7月14日,注定要在荊州環保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自7月15日起,荊州中心城區企事業單位改用蒸汽、天然氣和生物質成型燃料等清潔能源。
這是全省率先完成中心城區燃煤鍋爐的淘汰。2015年初,省環保廳在給各市州下達燃煤鍋爐淘汰指標時,獨獨沒有給荊州下達任何任務。因為荊州行動早,完成早,為下步在該市禁燃留下回旋空間。一步早,步步早,荊州為大氣治理贏得了時間。
淘汰燃煤鍋爐,這是國家行動。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國十條”),明確要求各地設定燃煤鍋爐淘汰時間表,改用清潔能源。
淘汰燃煤鍋爐,這是全省意志。2014年1月,省政府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要求全省各地逐步淘汰燃煤鍋爐。
淘汰燃煤鍋爐,這是荊州任務。荊州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在荊州市開展大氣污染防治“三禁兩治”專項行動,并連續兩年將淘汰高污染燃料鍋爐作為為民辦實事內容。荊州市政府在市中心城區劃定禁燃區,要求禁燃區內企事業單位于2015年7月14日前,完成禁燃工作。
荊州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任組長,市政府有關負責人、11個市直部門、荊州區政府、沙市區政府、荊州開發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市中心城區禁燃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全面指導推進禁燃工作。
改造后的天然氣管道
打贏“禁燒”“禁燃”兩場戰役
秸稈禁燒,是近兩年荊州環保工作一大亮點。與“禁燒”相比,前任荊州市禁燃辦主任、市環保局局長蔣茂芳認為“禁燃”要難得多。
秸稈禁燒的工作對象是農民,人多面廣,有難度。但焚燒秸稈,農民是無奈之舉,而且此舉使土壤容易板結,農民實際是受害者。禁燒秸稈,對農民有益。農民淳樸,懂道理,只要工作人員把禁燒的道理講透徹,宣傳到位,農民會理解支持。
經過兩年治理,荊州中心城區周邊鄉鎮2016年幾乎沒有發現焚燒秸稈的現象。不僅如此,中心城區露天焚燒垃圾的現象都沒發生。這充分說明荊州秸稈禁燒工作做得到位。
淘汰燃煤鍋爐,改用蒸汽、天然氣、生物質成型燃料等清潔能源,企業燃料成本上升,利潤減少。這是絕大多數企業都不愿采取的措施,這是犧牲私人集團利益的攻堅戰。
#p#分頁標題#e#
漢科生物以前使用燃煤鍋爐,一年燃料成本不到500萬元,改用蒸汽,一年至少1000萬元,成本翻番。皇冠調味品改用天然氣鍋爐后,每月燃料費6萬多元,比以前燒煤增加50%以上。湖北三才堂改用生物質成型燃料,每天要消耗生物質成型燃料50噸,用氣成本比燒煤每噸增加80元。
鍋爐禁燃的工作對象是企事業單位,雖然數量較農民少,但單個勢力強大得多。禁用高污染燃料鍋爐,企業燃燒成本提升,自然不愿配合。有的企業是納稅大戶,千方百計阻擾鍋爐改造;有的企業找各種理由搪塞拖延時間;有的企業則找各種關系來說情。
蔣茂芳講其親身經歷的一件事。荊州有一家建材企業之前使用燃煤鍋爐,后來擬改用蒸汽,設施全部安裝到位,就是不用。專班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做工作,都被該公司以各種理由拖延應付。有一次蔣局長到企業現場督辦,從會議室出來,上車前看見企業煙囪還在冒黑煙,蔣茂芳半開玩笑地對企業老板說:“煙囪冒黑煙,企業賺黑錢,老板黑良心,要是你不立即禁燃,我就會說你這個企業是‘三黑企業’,你這個老板是個‘三黑老板’。你明天停了,我請你吃飯,明天繼續燒,那就必須處罰你。”后來,這家企業老板找來蔣局長的同學說情,被斷然拒絕。最終,無奈之下,該企業只好按規定改造鍋爐。
淘汰燃煤鍋爐,是國家治理大氣污染的關鍵一步,必須堅定不移。這是事關全國人民生存環境、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部署,這是維護全人類利益的一場文明之戰。
多措并舉走出一條生態荊州創新之路
淘汰燃煤鍋爐,牽涉多面,工作繁雜,必須采取多種措施同時發力,方能取得效果。
學習外地經驗,簽訂補充備忘錄。荊州市禁燃專班先后赴武漢市環保局參觀學習禁燃工作經驗和做法。針對本地企業經營狀況實際,適時提請荊州市政府同意引進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企業,組織該市19家建材行業企業法人到武漢、潛江參觀學習,將生物質成型燃料增加為燃煤替代工作清潔能源之一。荊州市環保局分別與供氣、供熱單位簽訂《淘汰高污染燃料鍋爐工作備忘錄》,明確供氣供熱單位責任和義務。
制定工作計劃、獎懲措施,明確責任。按照荊州市禁燃工作整體部署,制定年度和階段工作計劃,荊州市環保局印發了《荊州市中心城區淘汰高污染燃料鍋爐工作任務分解表的通知》,責任分解到單位和個人。制作工作圖表,上墻公布,每日更新。包括《荊州市禁燃工作倒計時牌》、《荊州市中心城區禁燃區企事業單位淘汰高污染燃料鍋爐進展情況表》和《2015年荊州市禁燃工作進展坐標圖》,及時掌控各分局和每家企業禁燃進展情況。荊州市環保局班子成員每人包辦兩個重點難點企業,對三個分局下達了年度工作任務,并與年終一個月獎勵工資掛鉤。
籌措專項資金,全力保障禁燃工作。除荊州市環保局爭取到省環保廳700萬元省級專項資金外,荊州市政府又將2200多萬元獎勵資金列入市級環保專項資金年度預算,對已完成禁燃工作企事業單位,按程序發放政府獎勵資金。
加強督辦,依法行政。荊州市委、市政府每次聽取環保工作匯報時都強調禁燃工作,并多次就禁燃工作進行現場督辦并提出具體要求。荊州市人大、市政協也對禁燃工作多次調研和視察。蔣茂芳在荊州市環保局大小會議上反復強調禁燃工作是該局中心工作之一,多次深入一線現場督辦,每周聽取禁燃工作進展情況匯報。針對禁燃存在的問題,多次召集荊州市未完成禁燃企業召開督辦會。荊州市禁燃辦每天會同各環保分局及供氣供熱單位深入企業逐家上門宣傳和協調,針對各區情況分行業召開督辦會。該市環境監察支隊、市環境監測站全力配合禁燃辦開展監察監測,對147家單位下達了《限期改正通知書》,對三家供氣供熱單位下達了督辦函。三個分局禁燃工作人員犧牲大量休息時間,加班加點逐家上門宣傳督辦,加強與禁燃企業溝通,積極爭取禁燃企業的支持和配合。
荊州市中心城區禁燃區共有高污染燃料鍋爐企事業單位236家,總計974.13蒸噸。“禁燃”工作完成后,荊州中心城區每年將減少使用燃煤等高污染燃料折合標煤5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9418噸、氮氧化物排放量8087噸、煙粉塵排放量4.2萬噸,為該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作出重要貢獻。
對按期完成淘汰高污染燃料鍋爐的企事業單位,荊州市政府每蒸噸給予3萬元財政獎勵資金,供氣供熱單位每蒸噸給予8萬元氣(汽)價折讓,并減免開口費。
對重啟使用高污染燃料鍋爐的企事業單位,荊州市財政局將停止發放政府財政獎勵資金,已發放的全部收回,供氣供熱單位取消氣(汽)價折讓補貼。該市質監局不再辦理鍋爐年審手續。該市環保局將其列入環保“負面清單”,暫停辦理“綠色信貸”、資源退稅、環評審批等環保相關手續,并依據新《環保法》對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責令其停產整治,并對高污染燃料鍋爐依法予以查封沒收;對拒不執行的,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并報請有權批準的人民政府責令停業、關閉。
齊抓共管,合力推進。制定宣傳方案,加強社會宣傳。制定了《2015年淘汰高污染燃料鍋爐宣傳教育計劃》,利用荊州市內主要媒體大力宣傳禁燃工作。年前向未完成禁燃工作企業發送了拜年短信,利用出租車頂燈廣告平臺連續兩個月宣傳禁燃工作、通過短信平臺向全社會宣傳禁燃工作。在地方媒體整版宣傳禁燃工作,從各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禁燃企業、供能單位、市民等各方面反映禁燃工作,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氛圍。
我們期待,自2017年7月1日起,荊州市中心城區規劃區、各縣市城區規劃控制區及規劃中的工業園區范圍內,除熱電廠或集中供熱站外的各企事業單位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鍋爐(含窯爐),中心城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全面禁止商業性用戶使用高污染燃料及其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