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漢江武漢段“水葫蘆”
2018-01-21 09:55:06
來源:人民網

近日, 由于長江、漢江上游開閘放水,水生植物陸續開始入侵武漢市區核心景觀區江面,星羅密布的“水葫蘆”順江漂流,其中一些被浪花推向岸邊,聚集如同綠色“草坪”。
據了解,打撈“水葫蘆”的工作是由武漢市城管委水上管理處負責,水上管理處根據多年治漂經驗,采取“全線巡查,重點清理”的方法,啟用機械化打撈設備,日清理“水葫蘆”300噸,并在水面布設油欄、阻截導漂,防止水生植物大面積囤積,污染水質。
“從江面上往下漂流的水葫蘆,對航道構不成威脅?!苯?,武漢地方海事局工作人員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在長江、漢江上行駛的均為大型船只,水葫蘆流動性較大,是軟體浮生植物,不像繩子和錨鏈等,對長江航運基本上沒有影響,船只行駛中會沖散水葫蘆漂浮帶。而且這些大型船舶的螺旋槳吃水比較深,不會出現大量水葫蘆纏在螺旋槳上導致船只停泊的現象。
“鳳眼藍又稱‘水葫蘆’是從巴西引進的外來生物,因為可以吸附氮和磷,并能釋放出一種克生物質,它能抑制藻類、菌類的生長,所以本身有凈化水質的作用,但鳳眼藍一旦瘋長后,就會帶來很多害處,鳳眼藍入侵性強,容易破壞水體原有的生態平衡。”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中強指出,推廣鳳眼藍治污,要勤加打撈清理,或使用除草劑、投放象甲、螟蛾、葉螨等天敵來加以管控,長江、漢江考慮到第二次污染的問題,最好的辦法還是及時進行打撈。同時還要綜合考慮其后續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問題,讓“水葫蘆”真正成為“寶葫蘆”。(肖璐欣 金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