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9”湖北特大暴雨重災區搶險救災紀實
□文•圖/通訊員 張強 記者/陳思炎
6月19日,湖北省多地普降大暴雨,引發洪澇災害。據湖北省民政廳消息,截至6月22日15時統計,入梅以來強降雨過程已造成359.08萬人受災,11人死亡12人失蹤(蘄春縣死亡4人、失蹤9人;羅田縣死亡2人、失蹤2人,廣水市死亡2人,天門市死亡1人,安陸市死亡1人,紅安縣死亡1人,英山縣失蹤1人),緊急轉移安置6.08萬人,緊急生活救助7.09萬人;因災倒塌房屋2453間,不同程度損壞7127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25.36千公頃,其中絕收16.8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24.97億元。
暴雨無情人有情。為了災區群眾,為了與時間賽跑,為了多一份希望,各方力量匯聚在重災區;一幕幕讓人難忘的救助畫面,一段段傳為佳話的救人故事,溫暖著荊楚大地,也溫暖著每一個災區人民。
蘄春縣張榜鎮山洪水毀場景
各方合力抗洪救災
蘄春縣是公認的鄂東暴雨中心。這次鄂東受災,蘄春縣人員傷亡最重。全縣2人因災死亡,3人受傷,11人失蹤,其中受災最重的是與安徽交界的張榜鎮,洪水沖毀房屋30多間,失蹤11人。
6月19日凌晨3時至早晨8時,蘄春縣北部山區突降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張榜、大同、檀林、向橋四個鄉鎮受災最為嚴重。其中,張榜鎮降雨量達246.3毫米,過程雨量(0時至15時)達到278毫米。
當天早晨6時,蘄春縣委書記趙少蓮、縣長詹才紅第一時間趕赴蘄北災區一線,第一時間啟動了防汛四級響應機制;實地察看新路村韓坳、塔林街等受災重點區域,靠前指揮搜救張榜鎮塔林村11名失蹤群眾,安全轉移安置塔林、大竹等村數千名群眾;現場調度救援力量,成功解救出孫沖中學被困的74名師生。其他縣“四大家”領導都到崗到位,在各自負責的水庫、泵站、渠系、堤防、涵閘,帶領黨員干部群眾指揮搶險救災。
蘄春縣按照每組10名武警戰士、2名公安特警巡警、1名村干部和1名向導的要求組成聯合救援分隊,分3組連夜冒雨挺進失聯的土庫、九潭、大竹等3個村。當晚,國家防總、省防辦領導趕到蘄春;武警水電部隊六支隊和交通七支隊220名官兵趕到受災地孫沖搶修水毀公路。經過現場核查認定,張榜鎮遭遇的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災情就是命令,各路大軍開拔到搶險救災和緊急搜救一線。6月20日,受省委書記李鴻忠委托,副省長甘榮坤率多家省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到蘄春縣實地察看災情、指導抗災救災,慰問受災群眾,看望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的武警官兵和基層干部。
張榜鎮區至塔林間新路村第一處水毀路段修復,第一輛應急救援車輛進村——水毀影響3萬余名村民出行,繞行要多走近1個小時。武警交通二總隊前指立即趕到受災地點,現場召開作戰會議,與縣、鎮、村黨員干部聯合研究救援方案。由于橋梁跨度大、現場作業面狹窄、水流量大、路基軟等不良因素,救援方案多次修改完善,最終確定采取“先應急,后保通”的戰法,逐點架設鋼橋模塊組件,盡快讓救援隊伍和大型救援機械進入村莊,解救受困群眾,而后由里向外對道路進行修復。
6月21日晚19時45分,災區第一座浮橋在胡灣架設成功,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意味著進出土庫、九龍潭、大竹3個行政村必經之路搶通,3000余名群眾出行有了希望,救援物資開始源源不斷直達災民手中。
與此同時,蘄春縣慈善會、紅十字會發出倡議,駐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廣西等多地商會代表積極響應,籌集善款,援助家鄉。蘄艾產業協會組織李時珍醫藥集團、蘄艾產業園、蘄艾堂眾多涉艾企業奉獻愛心,表達“我們永遠和黨委政府同行,與群眾同在”的心聲。縣企業促進會、縣總商會等眾多企業家們紛紛慷慨解囊,為災區送來食品、飲用水和善款。
目前,災民們有住處,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病能醫,生活有保障,情緒穩定。
英山溫泉鎮百丈河村災民自救
#p#分頁標題#e#
災難面前黨員沖鋒在前
6月19日凌晨1時,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人們還在熟睡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偷襲英山縣溫泉鎮百丈河村。全村210戶村民受災,90%的農房進水、18聯房屋垮塌,3座橋梁、3口當家塘被沖毀,230畝良田、210畝優質茶園遭倒灌……洪水還造成全村斷電、停水。
當天凌晨3時許,4組村民朱天順家里進水嚴重:屋外的浪渣穿過窗戶兇猛灌進,1樓的冰箱、煤氣灶等家電全部沖走,衣柜里的衣服被沖散滿屋,雜物間谷倉被沖開,幾百斤糧食泡在近1米深的水里……
一家6口人相互攙扶著,趟過1米深的洪水準備從前門轉移,但由于家里漬水太深,鐵門怎么也拉不開。當時情況萬分危急。這時,朱天順透過窗戶,隱約看到暴雨中有幾個手電筒的亮光,求生的本能驅使朱天順一家人向外喊道:“救命吶!救命!”
朱天順看到的“救命稻草”,正是村里的救災應急分隊。當晚,這個自發組織成立的、以黨員為主的30人救災應急分隊緊急集結,挨家挨戶清人核實,幫忙轉移受困群眾,到朱天順家時,他們已經幫忙轉移60余人。
聽到求救聲,救災應急分隊隊長、村委會副主任高峰不顧一切,趟過齊腰深的洪水,趕到朱天順家屋外,一邊安撫朱天順家人情緒,一邊同隊員從外推門。“一二……三!一二……三!”高峰指揮隊員一齊用力,鐵門被推開一道半米長的縫。
“一個一個出來,別慌!”由于水壓巨大,村會計夏運軍、村黨小組長柯國松、童濟等人頂住門,朱天順的老伴、兒子、兒媳等人順利穿過門縫被解救出來。
正當朱天順準備踏腳出來時,房后山洪一個浪頭打來,將門縫再次堵住,朱天順的左腳被夾在里頭,他一陣慘叫。高峰臨危不亂,抄過手里鐵鍬,迅速把鐵鍬手柄塞進門縫,隊員們紛紛效仿,幾個莊稼漢子用鐵鍬一點一點把門撬開。
救災應急分隊把朱天順背到村部臨時安置點,村衛生室的醫生緊急給朱天順包扎傷口。朱天順的老伴再也忍不住了,哭著說:“要不是村里來救援,我們一家早就不在了。”
“暴雨中唱響愛之歌”
6月19日16時許,位于來鳳縣城的西環路、機場路因積水過多,導致部分車輛被淹、人員被困、房屋進水。險情就是命令,接到報警后,來鳳縣消防大隊立即啟動抗洪搶險應急救援預案,組建2個抗洪搶險應急救援突擊隊,攜帶沖鋒舟、橡皮艇,以及救生、破拆、防護等抗洪搶險裝備,趕赴受災現場實施救援。
在西環路災害現場,消防官兵聯合公安民警采取手推、繩拉、牽引等方式,將被淹車輛逐個轉移至安全地帶。隨即,消防官兵對周邊民房進行逐戶搜尋,通過背、抱、扶等方式,先后從被洪水圍困的住戶家中營救出2名行動不便的老人和4名中年人,并緊急疏散轉移周邊群眾110余人。
6月20日凌晨,位于來鳳縣酉水河畔的百福司鎮,再次傳來緊急險情,洪水已竄進集鎮,水勢迅猛,集鎮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喂,魏濤嗎,我劉芳震!來鳳縣百福司鎮遭大暴雨襲擊,汛情緊張,請速帶隊前往來鳳搶險。”6月20日7時許,武警恩施州支隊支隊長魏濤接到恩施州州長、州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劉芳震的指令,帶領120名官兵趕赴百福司集鎮搶險救災。
先遣官兵奔赴救災現場時,百福司鎮已經發生了內澇,水深1-2米,若干臨街商鋪被淹,100余名受災群眾急需轉移。面對嚴峻的汛情,先到的官兵首先迅速轉移被困群眾,轉運商鋪物資。隨后110名官兵攜帶橡皮艇、沖鋒舟、救生圈、救生繩和鉤桿等救生器材趕往災區救援。
為了在下一波洪峰來臨之前幫助群眾轉移物資,協助老幼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救援官兵涉水進入災區幫助災民轉移以及清理街道淤泥垃圾。支隊衛生隊軍醫盧開東在現場進行醫療救護,為受傷的群眾進行消炎、包扎。此外,由于主干道被洪水阻斷,加之洪澇災害導致百福司鎮通信中斷,為保證抗洪指揮部的通信暢通,部分官兵利用皮劃艇將發電機運送到受災區。
據了解,此次來鳳縣單站最大場次降雨量為316.5mm,其中最大6小時降水量已經是40年一遇。120名支隊官兵經過6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終于將100多名受困群眾成功轉移到安全地帶,同時30多家臨街商鋪的商品物資轉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