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0日,2015年武漢電視問政“期末考”第六場開考,該場聚焦“文明城市建設如何持久深入”的問題。
暗訪短片:垃圾渣土亂堆放 道路失去通行功能
據介紹,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官士墩中學原定于今年10月開工建設,然而施工隊伍直到12月16日都未進場。督察員發現,在一年不到的時間里,這個工地突然變成了一座渣土山。武漢車都建設投資公司技術人員表示,在短短的10個月時間里,新增渣土達到10.5萬方。
督查員在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黃龍山南路看到,一段長約兩百米的路面被渣土和各種垃圾所遮擋,道路已經失去通行功能。與黃龍山南路相交的黃龍山東路還未開建,但是路面同樣堆滿各種垃圾。對此,市民呼吁:“當地還是該管管。”
短片中顯示,三環線東段緊鄰沙湖果品批發市場的立交橋下的綠化帶被人傾倒垃圾和渣土,現已成為一個長約100多米,寬約50多米,高度達2米的非法垃圾填埋場。
黃陂區香域華府與雙馨苑兩個小區居民都已入住三年,然而兩個小區間的一條800多米的規劃道路至今未開工建設,路面被渣土和垃圾所覆蓋。華府業主表示:“出門打車、買菜都不方便。”
現場回復:“用制度頂上去” 科學規劃渣土消納場
“沙湖果批市場附近垃圾位置很隱蔽,已進行督辦和整改,現在已經基本整改到位。”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工委副書記陳偉華表示,清理垃圾并不難,難的是建立一整套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要用制度頂上去,建立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讓講文明成為一種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職能部門要守土有責、履職盡責、執法到位、監管到位、科學規劃、方便于民,共同創造美好和諧城市。
市委常委、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胡立山表示,黃華山南路是一個斷頭路,對于背街小巷、一些死角的地方,還未管控住,偷倒垃圾現象說明巡查工作不到位。政府有責任創建文明環境,企業、居民也需要共建共管。
市委常委、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漢南區委書記朱毅認為,官士墩中學建設地址堆放的是泥土而不是生活垃圾,這里成了一些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多余泥土堆放點,比如三環線、東風大道、軌道交通的建設。
朱毅表示,在新城區的建設過程中,如何科學規劃布局泥土、渣土消納場是一個重要問題,下一步將聯合規劃建設等相關部門,對全區擬定建設區域或者要建設區域的地形地貌進行完整勘察,制定出一個短期、中期、長期的泥土消納場所,并且對它們進行合理使用。(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