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艾冀 通訊員龔雨田 顧靜宇)都說養兒防老,可監利縣福田鎮天成村82歲柳奶奶養了5個子女,卻沒有一個子女愿意照顧她,無奈之下只能住進養老院,現在還拖欠了養老院8000多元的護理費,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監利縣楚天康復養老院,記者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柳奶奶,老人身材枯瘦,兩頰凹陷。據醫護人員介紹,柳奶奶2014年12月入住療養院,患有多種老年慢性疾病且輕度中風,生活不能自理。
柳奶奶入院以來,一直由護理員雷權貴照顧。雷權貴告訴記者,柳奶奶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剛剛入院時,柳奶奶的子女扔下了這樣一番話:不吃藥不打針,誰給柳奶奶吃藥打針,就該誰付錢。
誰知到了今年年初,柳奶奶的子女們連老人的護理費也不再支付,四個多月拖欠醫院的費用已達8000多元。工作人員與柳奶奶的子女聯系,電話卻打不通了。
大兒子:家庭困難 自己負擔不起
小兒子:母親偏心 責任不在自己
不支付護理費,不看望老人,這些行為讓人不能理解,作為子女為什么這樣冷酷對待已經80多歲的母親,柳奶奶和5個子女之間到底有什么矛盾呢?
5月7號,在養老院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來到柳奶奶大兒子楊清作的家,見到大媳婦杜金我。據杜金我講,很早之前,5個子女就老人贍養問題進行過協商,決定柳奶奶由大兒子楊清作贍養,楊爺爺由小兒子楊清為贍養。可協議是口頭的,生活中,幾家人不可能將贍養責任徹底分清。2013年柳奶奶生病后,生活無法自理,子女們將她送到福利院,幾家人矛盾開始顯露出來。
楊清作夫妻倆原來在深圳做廢品回收,經濟收入還可以,后來廢品回收行業開始走下坡路,楊清作的大兒子又查出患有精神分裂癥,2010年夫妻倆只好回老家。家庭負擔重了,楊清作夫婦便不愿再承擔柳奶奶的贍養費。
柳奶奶轉到監利縣楚天康復養老院后,楊清作夫妻倆要求和三個姐姐一起平攤贍養費。可是,幾家人對此一直沒有商量出個結果,于是,拖欠養老院的費用越來越多。
拖欠養老院的贍養費8000元左右,如果5個子女平攤,每家不過承擔2000多元,每月2000多元護理費,每月每家不超過500元。這個數字并不大,可為什么柳奶奶的子女們執意不給呢?這家人之間有怎樣解不開的心結?為了化解幾家人的矛盾,解決柳奶奶的贍養問題,5月8號,記者和養老院工作人員一起,到監利縣福田寺鎮天成村找到柳奶奶的小兒子楊清為。說明來意后,楊清為稱自己也很委屈,說好兩個兒子一個養一個老人,他把照顧楊爺爺的事情都攬下了,如今柳奶奶病了,哥哥卻想轉移責任。
楊清為告訴記者,自己不支付贍養費還有一個原因,他認為柳奶奶對農田分配有問題。
因為田沒給自己種,就不贍養老人,這說得過去嗎?在記者和養老院工作人員面前,楊清作、楊清為兩家人還在爭論不休。
哥哥楊清作認為弟弟應該承擔柳奶奶的部分贍養費。可弟弟楊清為卻認為母親對楊清作一家有偏心,兩家人誰也沒有退讓的意思,雙方最后各提出了自己想要的解決方案。
柳奶奶的三個女兒都在外地,無法到場協商。而兒子兩家人經過1個多小時的溝通,也沒有達成協議,不歡而散。商量沒有結果,可親情總是扯不斷。
律師:不履行贍養義務 后果很嚴重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像楊家這樣的“贍養糾紛”問題,法律是怎樣解釋和規定的?不贍養老人,將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呢?
我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同時,中國《婚姻法》也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
而如果是子女虐待老人,遺棄老人,情節特別嚴重的,構成犯罪,可以通過刑事訴訟追究子女的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話判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編后】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務事還是需要家人一起坐下來,心平氣和的溝通解決。其實,那些讓我們糾結的事情,平心靜氣地去想也不過是些無需計較的小事,彼此之間多些理解,才能家和萬事興。讓我們的父母在平和安詳中度過晚年,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們最不該遺忘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