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三楚人物
張蔚榛:把心獻給大地
2018-01-21 09:50:13   來源:院士風采

張蔚榛s.jpg

校園中一處不起眼的宿舍樓里,住著我們這次探訪的對象——張蔚榛院士。盡管身體不太好,但老先生仍堅持當面接受采訪。先生還是老習慣,衣著雖不是那么光鮮,但只要是出門或會見客人,他都會穿上皮鞋,打上領帶,目光炯炯有神,透露著睿智。

已近90高齡的張老,剛剛經歷了一場與胃癌病魔的生死較量,有著淺淺皺紋的臉頰上雖然缺少了往日的紅潤,卻寫滿勝利的喜悅和自信。這位當年雄心勃勃的北大學子,沐浴了近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歲月不斷改變著他的樣貌和肌體,然而改變不了的,是他對大地永存的熱情與坦蕩的情懷。

一生追求卓越

張蔚榛說,他這一生總在不停地給自己加壓,追趕別人。上“教會”學校時是這樣,進北大后也是這樣,解放后受國家派遣去前蘇聯“科學院水利研究部”深造時更是這樣。

在蘇聯,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重新學俄文和農田水利。有幸的是,張蔚榛遇到了一位可敬的師長——被譽為“水利土壤改良之父”的考斯加可夫教授。在教授的指導下,張蔚榛的副博士論文《灌溉對地下水動態的影響》得到了相當高的評價,被收進蘇聯科學院1959年出版的論文集。權威人士認為,這篇論文對灌區地下水的計算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70年代,著名數學滲流力學家、蘇聯科學院院士柯欽娜,在她總結的關于蘇聯數學滲流理論進展的著作中,還專門介紹了張蔚榛留蘇期間推導的有關計算公式。

從開始研究農田水利那天起,張蔚榛走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中國農村的廣闊大地,哪里經常發生旱災澇災,哪里的土壤鹽堿化了,哪里的地下水資源缺乏,他就把探究的目光投向哪里,把跋涉的足跡留在哪里。

1972年至1973年,天津及河北地區出現了嚴重的干旱。為緩解旱情,當地農民大量開發深層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大幅度下降。水利部組織調查組前往了解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和存在的問題。張蔚榛隨調查組到天津做了初步調查,回校后隨即組織了一個地下水科研小組,深入河北冀縣、衡水等地,進行調查研究和論證。在取得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后,他得出的結論在一次學術會議上發布,其觀點引起了與會學者的關注:“深層承壓水的補給很少,大量開采深層水,將主要運用含水層中儲存的水量,而這部分水量和礦產資源一樣,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國北方平原地區應把重點放在開采深淺層的地下水資源上。”

當時,國家的政策是資助地方打深井。為此,張蔚榛找到了當地水利廳的一位副廳長,詳細介紹了地下水的機理,并直截了當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張教授,您早說啊,我要知道是這樣,早同意您的觀點了。”副廳長倒也很坦率。

多年后,張蔚榛和他的同行提出的在北方平原應以開發淺層水為主的理論,被實踐得到了證實。1978年,“華北平原地區地下水資源評價及開發利用”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張蔚榛投入很大精力的又一項重要工作,是黃淮海平原的鹽堿地改良。他多次去山東、河南、河北等地,了解黃淮海平原重點試驗區水鹽動態的試驗情況,進行試驗點的抽水試驗。當地一位村民動情地說:“他可是第一位到我們這兒來的大學教授,這位老專家簡直是在拼命啊。”如今,鹽堿地的治理已見成效,就連鹽堿化最嚴重、寸草難長的地區也早已稻粱豐收。

1976年,張蔚榛帶學生去河北衡水進行科學試驗時,正遇上唐山大地震,他老家就在唐山,那里有許多親人。但為了研究工作,他始終堅守在現場,指導抽水試驗。試驗獲得圓滿成功,受到生產單位的好評。試驗結束他去探親時,才知道哥哥地震遇難,已離開了人間。

當幾十年的奮斗終于得到了眾口一詞的贊譽時,張蔚榛并沒有滿足,他又將目光轉移到了節水研究上。78歲時,他又幾次飛抵內蒙,進行河套地區節水的研究。

讓學生走在前頭

1955年,張蔚榛從蘇聯回國后,擔任農水教研室主任。從此,他除了搞好日常的科研工作外,還竭力為我國農田水利專業培養人才。在他的指導下,我國第一個農田水利實驗室建立起來了。1956年,我國開始招收研究生,張蔚榛成了首批指導農田水利研究生的導師。到了80年代,他又成為我國最先招收農田水利專業博士生的導師。

“在新的領域里,六七十歲的人很難再有大的創新,所以,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年輕人沖上來。”張蔚榛常說,“要讓學生走在我的前頭,為他們成長提供條件。”

對于學生,張蔚榛寬厚而嚴厲,這一點,使他的學生對他又敬又怕。

一位考生報考張蔚榛的研究生,盡管考試成績很不錯,卻未被錄取。考生寫信詢問原因,張蔚榛不客氣地告訴他,在面試時,你答不上來就答不上來,何必要東拉西扯,搞科學要的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考生委屈地說,我以為多說一點,總是有說對的地方。張老師,我明年還考您的研究生。第二年,他果然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試,張蔚榛欣然接受了他。

認識張蔚榛的人都這樣評價:“他是位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很有名望的學者,也是位品德高尚、可親可敬的長者和良師。”在培養人才中,張蔚榛總是不遺余力,為青年人早日成才創造條件。在研究過程中,他與大家一起討論,平等相待。大家也都樂于向他請教。

如今,張蔚榛除了培養大批本科生外,還重點培養出了20余名碩士、14名博士,他的不少學生活躍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些還成為學科帶頭人,取得了國內外頗具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張蔚榛十分喜歡和年輕學子交流。他時常利用各種機會,勉勵學子們要“學會創新,為國貢獻”。他常說,“學生首先要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不光是為了生存,還要為學校、為社會做點事。學習不光是學習科學知識和歷史文化知識,還要懂得創新和超越自我。不論將來做什么,只要能為國家做出貢獻,你就已經成功了。”

站在榮譽背后

通過長期的野外實地調查和室內試驗研究,張蔚榛在許多方面都有獨特建樹——

建立了正確的地下水資源概念,在地下水非穩定流計算方面,提出了新的計算公式和研究方法,特別是對給水度的研究,提出了全新概念。

在我國首先應用勢能理論研究飽和—非飽和與土壤水運動及溶質運移問題,并取得了開拓性成果。他還是我國應用動力學觀點研究溶質運移問題的倡導者之一。

張蔚榛和他的科研組先后完成了國家重大攻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20余個,不少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主編專著3部,參編教材多種,其中《農田水利學》獲全國優秀教材特等獎,發表重要學術論文50余篇。

張蔚榛在國際學術界也享有較高的威望。他主編的專著《地下水潮穩定流計算及地下水資源評價》參加了國際出版博覽會。除曾擔任國際灌排委員會委員外,還是第12屆和第15屆國際灌排會議專題專家組成員、第42屆執行理事會學術專題報告人。作為世界銀行的咨詢專家,他參加了多項世界銀行對我國貸款項目的咨詢工作,并提出咨詢意見,為我國獲得世界銀行貸款做出了積極貢獻。

上世紀50年代,張蔚榛加入中國共產黨。談到一生的榮譽和成就,他幾次糾正記者:“談不上成功,只是有了一點成績。”他總說,自己只是做了一些修修補補的具體工作,而那些長期在野外搞實踐的中青年學者,他們付出的更多,更應該得到獎勵。

由于年事已高,張蔚榛已不能像年輕時那樣跑生產第一線參加調研,但仍十分關心水利科學技術的動態和生產事業的發展。

2003年,水利部制定了一個“地下水超采區劃分準則”的行業標準。看了初稿后,張蔚榛覺得有點問題。于是,他在家花了10多天的時間,以他30多年的學術積累,寫出10多頁修改意見。水利部編寫組后來接受了他的意見,對這一關乎我國水資源持續發展和利用的標準進行了修改。

南水北調工程被譽為我國華北地區用水的“救星”,但它主要是解決城市工業和生活用水問題。這一地區農業生產用水怎么解決,一直成為張蔚榛高度關注和擔心的問題。張蔚榛在很多場合不斷呼吁,如不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的后果將不堪設想。

這位豁達、心胸寬廣的老人,在生活中的其它方面也一樣豐富多彩。“年輕時我喜歡踢足球,而且踢得不錯,中學和大學時代都是校足球隊隊員。另外我對各種文藝活動都感興趣。”張蔚榛說,如今他對仍京劇情有獨鐘,有時,還能字正腔圓地哼兩句《空城記》。

對于一生打交道的土地,張蔚榛更是有一種特殊的情感,他不知疲倦地在這塊摯愛著的土地上耕耘著。寬厚的土地也給了他回報,由于他在農田水利和地下水資源方面的杰出貢獻,74歲那年,張蔚榛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如果再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會走這條路。”是的,生命因執著而雕刻出了成功,盛裝著歷史、現實與未來的大地能作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在线观看精品综合一区 |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 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伊人a和欧美伊人和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