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三楚人物
王偉祥: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業
2018-01-21 09:47:24   來源: 校園人物

王偉祥,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應用電子技術教師、教研室主任。在很多人心目中,教師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職業;在很多崗位中,教研室主任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崗位。但王偉祥老師卻把教師這個職業作為了自己的事業,把教研室作為了一個培養年輕教師、培育高職技能型人才的大舞臺,他帶過的年輕教師一個個成為了學校的教學骨干甚至走上了處級領導崗位,他的學生站在了全省、全國高職技能大賽第一名的領獎臺上,他仍然默默耕耘在教師的崗位,忙碌在實訓室,即使在他切除脾臟的手術恢復期。

從1981年初上三尺講臺到現在兩鬢斑白,年近花甲,他已在教師崗位上默默地耕耘了34個春秋。34年來,王偉祥同志拖著病體無私奉獻,用自己生命的蠟燭照亮著學生成才之路。

教書育人,讓學生學到好知識、真知識、有用的知識

“每次上實訓課之前,王老師都會將自己反復研究的實訓教案進行板書,并認真準備好設備器材,我們上實訓課的時候感覺很踏實很有收獲。”這是上課學生的評價。

對于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實訓課是其學生成才道路上極其重要的環節課程,實訓課質量的高低直接常常會決定著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的高低。“有一次上課,我在講完之后,學生還是非常疑惑,知識始終沒有弄懂。課后我感到很難過,因為作為一名老師沒有盡到責任,沒有教會學生,我坐在空蕩的教室反思良久。”自從那次課后,王老師便對自己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要從各個方面提升教學能力,讓學生能夠將專業知識融會貫通。“他們在我的課堂學到真知識,將來有用,能找個好工作,我就知足”。為了這個“小小”的信念,王老師的課堂務求嚴謹,專心備好每堂課,認真上好每節課。午休時間,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實訓室里經常可以看到王老師忙碌的身影。有時學生來請教問題,王老師顧不上吃飯,放棄午休,和學生進行交流探討。正如他自己所說,要教會學生就必須自己先會先專,只有自己不斷的鉆研,在實踐中獲取豐富的教學知識和經驗,才能吸引學生樂于學習,才能促進好學之風在良好的氛圍中蔚然成風。

王老師不僅對課堂專業教學要求嚴格,而且也是一位“育人”嚴師。“王老師常常會要求我們,在家要孝敬父母,在校要尊敬師長,要付諸在實際言行當中,做一個‘孝親尊師’的人。” 王偉祥老師長期擔任學生班主任,課外時間,他總喜歡和學生說一些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甘為人梯,讓年輕教師在教學教研實踐中快速成長

 作為學院一位資深專業教師,一名教研室主任,王偉祥老師有著十分豐富的教學經驗。近年來,學院新進不少年輕教師,如何發揮教研室教學教研活動在年輕教師成長方面的重要作用,營造好老教師與新教師傳幫帶的好氛圍,王偉祥老師動了很多心思。如實行老教師帶新教師的導師制,定期督學制、集體備課制等。王老師很謙遜,很尊重新來的青年老師,不但從專業知識、課程設計、教課技巧等各個方面悉心指導,而且經常和他們交流學生管理經驗,主動關心他們的生活。“實訓課對于我們年輕教師而言,剛開始有一定的難度,王老師就從原理到實操一遍遍的指導,反復講解,確保年輕老師能夠熟練的掌握技巧,并傳授給學生。他的嚴厲和耐心讓我們年輕人很受教益。”電子學院一位年輕教師介紹道。

“自己能力有限,但是作為年長的同事,有多少能夠傳授給年輕人的人的就應該毫無保留的傳授,這樣也有利于隊伍的成長從而更好的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一位老教師的“謙遜”與“無私”溢于言表。教育的改革意味著教學的創新,王老師一直在實踐中探索,并帶領年輕教師利用教研室教研活動開展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在“教學做”一體化改革中,王老師對模擬電子等實訓項目進行了改革,帶領年輕教師進行大量的實踐操作,總結實操的成果,編寫實訓教材,撰寫教學大綱,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上升到理論,再將理論回歸實踐中進行檢驗,調試實訓項目,把最終提煉出來的精華內容應用到教學中去。

“我們在教學或研究上出現的疑惑,只要找到王老師,他都能‘對癥下藥’輕松解決,他把專業知識融入到骨髓當中的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人不斷鞭策自己提升自己。”通過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強化各種教研活動,王偉祥老師所在的教研室,年輕教師迅速成長,已在學院各項工作中嶄露頭角。

不計名利,把學生的成才作為對自己最好的褒獎

近年來,王偉祥老師帶領學生在各種技能比賽中屢次獲獎。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他帶領3名學生榮獲三等獎;2010年“TI”杯湖北省大學生設計競賽帶領3名學生榮獲三等獎;2011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他帶領9名學生榮獲優勝獎;2012年“TI”杯湖北省大學生設計競賽,他帶領9名學生榮獲三等獎;201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他帶領3名學生獲二等獎、3名學生獲三等獎;2013年湖北省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他帶領3名學生獲一等獎;……一項項大比賽,一個個成果,使參賽的學生們奠定了未來職業生涯的第一塊基石,亦使學校電子與信息工程相關專業獲得了很高的社會聲譽,卻也凝聚著王老師無數的心血和汗水,但在榮譽面前,王偉祥老師始終認為這是集體的力量,屬于學院集體的成果,堅決不署名,甘當無名英雄。有的老師覺得他很傻,因為教師取得科研成果后可以獲得不菲的物質獎勵,他卻堅持將榮譽讓給年輕的老師。“我沒做什么工作。”“年輕人收入低,經濟較困難。”“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王偉祥老師總是用謙遜的話語推辭著,但背后折射了一位老教師崇高與善良。

“讓我記憶很深刻的是2013年暑假,王老師指導我們參加電子大賽的項目。暑假很炎熱,王老師犧牲了假期休息時間,從早到晚都陪著我們做實驗。他身體不好,因為動過多次大手術,切除了脾臟,不能像常人一樣飲食。每次看見他那么辛苦只能自己煮點面條,吃點饅頭,心里即愧疚又感動。”王老師指導的學生回憶到。在王偉祥老師看來,學生的成長成才就是對自己最好的褒獎。多年來,他堅持重病不下“教師崗”,即使身體情況已經不允許他站在三尺講臺上講課,他依然不放棄他認為的“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業”。2013年學院建成國家級實訓基地,王偉祥同志主動申請到實驗室去工作,扎根最基層的教學實踐工作。“我最心痛的事情就是由于身體原因不能在講臺上給學生授課,最感恩的事情就是家人、同事和學生的關心與支持。”王老師談到病患數載時話語低沉,但只要講到教學工作,他總是興趣盎然。對同事、學生們的關心、關愛,充滿了感恩之情。34年來,一個普通的教師,一個最基層的教研室主任,以自己的重病之身,默默奉獻在平凡而偉大的崗位上,淡泊明志,甘當人梯,用自己的生命照亮著學生的成才之路。談到未來的愿望,王老師說,要把每個自己的學生都培養成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他身上滿滿的正能量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有時遇到工作或者是生活中的難事,王老師總愛跟我們說,困難是一種磨煉,反過來看卻也是件好事。王老師的樂觀與堅毅讓大家很受感染。”

教書育人,甘為人梯,不計名利,王偉祥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一個教師不平凡的追求,在全校師生中樹立起了一個令人稱贊的師德典范。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久久给综合久久免费视频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第一区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 | 未满十八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