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的陽光灑向白云湖畔的隨州政協文史館。在陽光的照耀下,文史館大門兩側的巨幅銅雕壁畫格外引人注目。壁畫對炎帝神農、古樂編鐘、歷史名人和專用汽車、香菇、蘭花、香稻以及城市標志性建筑等隨州歷史、經濟、文化元素進行了藝術化的展現,展示了隨州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獨有的地域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彰顯了隨州政協文史館的底蘊和活力。
日前,來自湖北專用汽車研究院、曾都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28名黨員干部來到隨州政協文史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隨州政協文史館開館以來,已接待外省市政協、隨州有關單位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政協委員以及各界群眾等10余批、400多人次,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評,成為繼隨州博物館和規劃展覽館之后又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也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
6月28日,隨州政協文史館正式開館。開館當天,參加市政協常委會議的政協常委們成為文史館的首批參觀者。
“隨州政協文史館在建黨100周年前夕建成開館,是我市人民政協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是我們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期盼,也是對黨的百年華誕的最好祝賀。作為一名市政協委員,能夠參加這次參觀活動,讓我深受教育,也倍感振奮。”隨州市政協常委金厚鵬在參觀后激動地說到,并隨即動員組織所在單位系統前來參觀、開展學習教育。
在1278平方米的館內,有“人民政協光輝歷程”“隨州歷史文化中的協商民主基因”“隨州巨變”“隨州政協發展歷程”“凝心聚力共謀發展”五大展區,展出面積1041平方米。在這里,能夠深入了解協商建國和新中國成立歷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及實踐成果、人民政協的光輝歷程和歷史貢獻,能夠深入了解隨州深厚的歷史文化、隨州革命史、經濟社會發展史和隨州政協事業發展史。展館的設計思路開闊、形式創新,讓平常離大家較遠的政協文史館以一種全新的打開方式走進大家的心里。
隨州市政協常委黃萍在參觀后說道:“通過參觀隨州政協文史館,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隨州的發展歷程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團結奮斗的結果。”
隨州市政協常委肖英在參觀后感慨地說道:“隨州歷史厚重、人文璀璨,隨州政協文史館充分挖掘利用我們的文化資源優勢,通過典籍文字照片實物等系列展陳,使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隨州的文化沃土和智慧之光。”
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干部李海波在參觀“隨州時代印記”展區時,熱烈地討論到:“‘棉花姑娘’、全國勞模、隨縣尚市公社星榮大隊書記汪秀蘭大膽試驗,改良棉種,創造了棉花高產記錄,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我們要學習和繼承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做新時代的奮斗者、創新者。”
以史鑒今,以文化人。日前,隨州政協文史館已面向社會免費開放,預約參觀的團體和個人絡繹不絕,在隨州黨員干部和各界群眾中掀起了參觀學習的熱潮。隨州政協文史館將更好地發揮教育基地作用,推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廣泛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新時代“漢襄肱骨、神韻隨州”建設。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雷少軍 周科屹 通訊員 何花 責任編輯 馬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