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打車應用初創公司Lyft聘請了Qatalyst Partners LP投資銀行為其尋求潛在股權收購人。后者擅長為科技公司尋找買家。
據知情人士稱,Qatalyst 創始人兼執行總裁Frank Quattrone已經與大型車企等公司就收購Lyft股權展開洽談。目前尚不清楚Lyft此舉是將自身出售出去還是尋求新的融資。
Lyft作為Uber在美國的最大競爭者,試圖通過燒錢擴張服務市場,趕超后者。雙方均在舊金山投入了數百萬美元補貼低價乘車,以及向新司機提供現金獎勵,并且表示所投入資金已使它們走上盈利的道路。
Lyft已經融資20億美元,作為對比,到目前為止,Uber已融資了150億美元,前者融資不到后者的六分之一。截止目前,Lyft現市值預估為55億美元。
聘請硅谷最活躍的交易撮合者Qatalyst或預示著Lyft對出售持開放態度。據研究公司Dealogic的數據顯示,2016年,在美國收購顧問銀行中,Qatalyst投資銀行排行第四,共達成337億美元的交易,其中包括兩周前微軟斥資260億美元收購LinkedIn。
Lyft潛在的買方之一為通用汽車公司,今年年初,后者向前者投資了5億美元,收購了其10%的股權。雙方均認為,自動駕駛車未來將首先應用于汽車共享領域,因此汽車共享對整個行業來說至關重要。由此,這兩家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自動駕駛網絡,以及通用為Lyft司機提供汽車短期租賃。
科技公司收購潮
Dealogic的數據顯示,全球科技公司之間的收購交易金額已經達到2,600億美元,是2000年以來增速第二快的領域。2016年科技公司并購交易最多。
汽車共享的快速發展以及其潮流趨勢已經吸引了數家大型車企和科技公司的目光。僅僅在5月份,蘋果公司向中國打車平臺滴滴出行投資了10億美元;大眾集團向按需移動出行服務商Gett投資了3億美元;豐田投資了Uber,打造新租賃業務。
Lyft、滴滴、印度的Ola和東南亞的GrabTaxi已經組成跨國聯盟,合作向用戶提供統一的海外出行服務,以對抗Uber。這四家汽車共享服務商背后則有同一位投資人,即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