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印發《湖北省房地產去庫存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各地把“去庫存、穩市場”作為政府的主體責任,到2020年,各市州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區間,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那么,我省采取了什么樣的措施呢?下面告訴您答案!
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要過50%
化解房地產庫存,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為此,方案提出大力推進公租房貨幣化和棚改貨幣化安置。地方政府不再新建公共租賃住房,鼓勵社會資本通過購買、長期租賃等方式從市場籌集公租房房源。
今年,各縣市區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不低于50%,商品住房庫存量大且有條件的地方,這一比例力爭達到100%。其他征地拆遷項目也應大力推進貨幣化安置。省財政采取以獎代補形式對棚改貨幣化安置給予補助。
其次,方案提出要用足用好住房公積金。農民工、個體工商戶連續足額繳存6個月及以上住房公積金,可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用工單位要將繳納住房公積金列入勞動合同。“目前,我省每年有60萬左右的城鎮化轉移人口,農村還有求學、結婚和養老等人群有本地購房需求。”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方案鼓勵新市民進城購房,要求深化戶籍制度及相關配套制度改革,引導人口有序轉移,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對新市民進城購房,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推動“農民安家貸”等產品落地。
庫存超過36個月,暫停用地供應
我省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庫存壓力較大。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庫存必須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供給調控。
根據方案,對庫存消化周期超過24個月的地方,下一年度住房用地計劃要削減50%。庫存消化周期超過36個月的地方,要暫停住房用地供應。
對在建商品住房項目,各地應有條件地允許企業適當調整套型結構。對尚未開發的房地產用地,各地可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依法調整土地用途,優先用于新興產業、養老產業、文化產業、體育產業等項目,或轉為棚改安置房建設。
方案還 鼓勵自然人、各類機構投資者,組建以房屋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經紀機構。鼓勵庫存壓力較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規模化租賃、先租后售、共有產權等模式運營商品住房。
此外,方案還要求加快城市新區、開發區、縣城城區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新老城區公共交通對接。
滯銷且資金困難,可延期納稅
我省房地產項目開發中涉企收費約30項,“當前必須設法降低企業負擔,引導企業健康發展。”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方案提出, 對出現滯銷且資金困難的房地產企業,可依法采取靈活的征收辦法,應繳稅款經稅務部門批準后可延期3個月繳納。金融機構可適當下調信用良好企業的按揭保證金比例。各地可根據企業信用情況,適度下調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比例,縮短預售資金監管期限。
各地要鼓勵房地產企業利用庫存房源發展跨界地產。 鼓勵房地產企業兼并重組,對通過兼并重組轉讓實物資產及債權債務,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征收營業稅。
方案還要求各地全面清理房地產開發建設過程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金融服務收費和配套設施建設收費。公布實行政府定價的涉企收費標準清單,適時開展涉企亂收費專項檢查。
此外,各地將堅決打擊和遏制小產權房的建設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