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復蘇腳步放緩的中國樓市,多位地產巨頭近期陸續發聲力挺。他們多認為,房地產在未來的5至10年中,將仍是中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產業,一線城市房價仍將繼續上漲。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節節下滑,市場憂慮房地產還能否在拉動宏觀經濟增長中“挑大梁”。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滑至2%,已經下探至歷史次低位。受到房地產業下行拖累,“三駕馬車”之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一路創出新低。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認為,房地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大小,取決于政策調整和去庫存的時間,“現在(政策層面)還有殺手锏沒出來”。
中央高層近期連續發聲,明確傳遞出“去庫存”的信號。王健林說,要去庫存就不能出大的殺手锏,因為一旦出來,又會再次帶動大量的投資瘋狂進入房地產市場,引發更大的問題。“我覺得政府目前的操作手法是正確的,給點政策,讓房地產行業慢慢地起,去點兒庫存,然后在痛苦的過程中找到新的模式。”
王健林預計,由于人口凈流入,未來8至10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難改供不應求的局面,房價還會持續上漲。
與王健林的觀點類似,華遠地產原董事長任志強在近期的一個論壇上表示,只要經濟是增長的,房地產肯定會持續增長。他認為,房地產業依然還是被當做中國經濟支柱產業來看待的。
任志強表示:“去年我說今年不會出現價格暴漲,原因是目前有了大量的庫存”,但一年之內,之前的庫存不僅沒有消化掉,反而增加了1800萬平方米,現在總的庫存量已經達到6.8億平方米,“這種勢頭還在繼續,有可能會超過7億平方米”。至于消化庫存的辦法,任志強認為需要放開政策,不限制購買第三套住房,以及加快“二孩政策”的落地。
新城控股集團副總裁歐陽捷日前也提出,隨著信貸政策的不斷松動,房價受金融貨幣政策的刺激,處于持續上漲趨勢。2016年全國商品房均價預計增長10%。歐陽捷同樣對庫存有所擔憂,他認為,“政府即使不出讓一畝土地,未來五年都是去庫存的周期,若政府繼續出讓土地,去庫存周期還要繼續拉長。”在去庫存周期中,房地產企業往往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拿地開工的積極性不足,開發投資難以回升。
標準普爾大中華區企業評級副董事李俊文日前指出,標普預計2016年開發商的合約銷售額會有5%左右的增長,主要的內驅動力是房價還會上漲。目前很多開發商都把重心轉移到一二線城市,這些城市因為競爭激烈土地價格已經上升,勢必房價還會有所上漲。自10月20日,葛洲壩集團拿下樓面價每平方米7.5萬元的天價“地王”開始,北京近一個月頻頻出現“地王”,近期成交的28塊土地中有許多地價高于周邊在售物業的高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