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長江云頭條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控制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量增長,切實做好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工作,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了《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主要目標
2030年前,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峰值。
力爭到2060年前,城鄉建設方式全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系統性變革全面實現,美好人居環境全面建成,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治理現代化全面實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優化城市結構和布局
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城市建設,推動組團式發展。每個組團面積不超過50平方公里,組團內平均人口密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人/平方公里,個別地段最高不超過1.5萬人/平方公里。
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層住宅。新城新區合理控制職住比例,促進就業崗位和居住空間均衡融合布局。
嚴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堅持從“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動城市更新,除違法建筑和經專業機構鑒定為危房且無修繕保留價值的建筑外,不大規模、成片集中拆除現狀建筑,城市更新單元(片區)或項目內拆除建筑面積原則上不應大于現狀總建筑面積的 20%。
開展綠色低碳社區建設
到203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提高到 60%以上。
通過步行和騎行網絡串聯若干個居住社區,構建十五分鐘生活圈。推進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社區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60%的城市社區先行達到創建要求。
鼓勵選用新能源汽車,推進社區充換電設施建設。
全面提高綠色低碳建筑水平
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 30%以上,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達到一星級以上。
加強空調、照明、電梯等重點用能設備運行調適,提升設備能效,到2030年實現公共建筑機電系統的總體能效在現有水平上提升10%。
建設綠色低碳住宅
提升住宅品質,積極發展中小戶型普通住宅,限制發展超大戶型住宅。
推動新建住宅全裝修交付使用,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提高基礎設施運行效率
開展人行道凈化和自行車專用道建設專項行動,完善城市軌道交通站點與周邊建筑連廊或地下通道等配套接駁設施。
開展城市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完善城市公園體系,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 38.9%,城市建成區擁有綠道長度超過 1 公里/萬人。
打造綠色低碳縣城和鄉村
建筑高度要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最高不超過18層,6層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積占比應不低于 70%。
推行“窄馬路、密路網、小街區”,縣城內部道路紅線寬度不超過40米,廣場集中硬地面積不超過2公頃,步行道網絡應連續通暢。
(長江云頭條記者 冉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