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3個月來一手住宅每月網簽量均維持在4000套左右
東莞樓市預期穩定,量價長期保持平穩(盧政/攝)
今年以來,東莞一手住宅成交保持平穩,近3個月來,每月網簽量均維持在4000套左右,每月網簽面積為45萬平方米左右。
在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影響下,東莞樓市正在回歸理性,市場預期穩定,量價長期保持平穩。
成交 臨深和濱海片區最突出
樂有家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9年5月,東莞一手住宅新增供應2942套、約32.61萬平方米,相較4月,供應套數和供應面積均有所下降。
在網簽方面,樂有家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9年5月,東莞一手住宅網簽4085套,環比微升3.5%。
近3個月東莞一手住宅網簽量都較為穩定,月均網簽量維持在4000套左右,市場平穩。
合富大數據也顯示,5月東莞新房供應量同比和環比均表現出二成到三成的萎縮,成交面積環比略增5%,同比持平,東莞一手住宅連續3個月月成交量穩定在45萬平方米上下,表現平穩。
合富研究院認為,政府“房住不炒”調控方針堅定不移,樓市預期得到了穩定,成交在較長時間內將維持平穩。
在一手住宅市場方面,受到規劃利好的影響,臨深片區和濱海片區5月表現得最為突出。
合富大數據顯示,今年5月,塘廈鎮以402套的成交量在全市排名第一,臨深片區另外一個主要鎮街鳳崗亦在前十之內。第二至四名分別為虎門、沙田和厚街,均屬于濱海片區。其中塘廈和虎門成交最為搶眼,兩鎮成交量均在400套上下,總和占全市成交比例近二成。
合富研究院分析認為,受規劃利好的影響,濱海片區樓市持續升溫,今年春節后成交量節節攀升,已經成為當下成交量最大的片區。據合富研究院介紹,2019年5月,濱海片區網簽929套,其次為臨深片區,網簽845套,兩大片區總和占全市43%的比重。莞北片區表現出連續兩個月的供求雙降態勢,其他片區相對供求平穩。
供應 85~100平方米戶型近半
從供應的戶型來看,今年1~5月,東莞住宅供應以85~100平方米的戶型為主,市場仍然是剛需唱主角。
合富大數據顯示,2019年1~5月,85~100平方米戶型供應約5940套,占所有戶型比重的43%,連續3年上升。此外,110~120平方米首次改善戶型供應比例占17%,同樣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據介紹,今年1~5月,85~120平方米戶型供應比重高達71%,市場以剛性需求和首次改善需求為主。
不過,隨著同面積段產品供應的增加,競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產品的類型也開始出現變化。
比如,110~120平方米的“小四房”曾經吸引了大量首次改善住房的普通“二孩家庭”購房者,因為這種房型的總價相對更低一些。但隨著產品類型的增加,對于更多的改善需求購房者來說,120平方米以下的戶型較小,他們更青睞120平方米以上的“大四房”。因此,今年以來,“大四房”產品也開始增多。
與此同時,東莞城市的發展也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城市中央豪宅也開始出現,戶型也越來越豐富。
當前庫存去化周期為10~11個月
樓市步入理性穩定的新常態
受到供應量減少的影響,截至5月底,東莞住宅庫存去化周期為10~11個月,比4月底略有減少。
合富大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5月底,東莞一手住宅庫存面積400多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略少5%,較4月減少3%。按照過去2個月、3個月和6個月的平均去化速度計算,5月底的去庫存時間分別為10.2個月、10.3個月和10.7個月,與4月底相比略有減少,總體處于偏低水平,房價受到支撐。
從總體市場來看,3月東莞樓市出現“小陽春”行情,但在接下來的4月~5月,成交回升態勢并不明顯,總體表現平穩。
據合富研究院介紹,一手住宅月成交量連續3個月穩定在45萬平方米上下,一定程度上說明市場需求可持續性乏力,另一方面也說明樓市已經走出低迷的陰影,正式步入理性穩定的新常態。市場總體處于供應偏緊的狀態,需求有待新品刺激釋放。
此外,成交出現分化,有著良好規劃利好的濱海片區成交看好,市區也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需求持續外溢;中低價樓盤普遍銷售情況良好;品牌房企占有率在持續上升。其他大部分區域的市場仍然呈現平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