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個集裝箱,搭出上下兩層,組成一座有著鮮艷外觀、設計感爆棚的建筑。房子上層共420平方米,用來扶持大學生創業,包括創客圖書吧和交流路演區;下層300多平方米,將用智慧物流的方式來解決校園快遞難題。
這座上海高校里最炫的集裝箱建筑,是菜鳥網絡和華東理工大學設計啟用的菜鳥驛站,二樓眾創空間還將引入阿里巴巴講師資源。
10月26日,菜鳥網絡與華東理工大學在華工奉賢校區舉行簽約儀式,達成校企戰略合作,同時啟用全國首家菜鳥驛站+眾創空間校園綜合服務中心,與高校共建校園智慧物流平臺。
菜鳥網絡是阿里巴巴生態體系中的大數據物流協同平臺,旗下菜鳥驛站是中國最大的校園快遞服務平臺,通過自主研發的快遞包裹收發系統,依托大數據實現優質便捷的校園本地物流等服務。
目前,在上海,菜鳥驛站已覆蓋學校36所,共有站點48個,校園覆蓋率近六成,華東理工大學菜鳥驛站成為上海首個校企合作示范。
雙11將至,預警方案助力高校
目前,華東理工大學奉賢校區菜鳥驛站每天處理的包裹量超過2500單。該校老師介紹,奉賢校區人數較多,距離市區較偏遠,因此快遞特別多,之前校前隨意擺攤現象突出,學生取快遞也要走很遠,安全問題成為隱患。與菜鳥驛站達成合作后,依托后者智慧物流解決方案,保證了業務的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以前的擺攤亂象得以終結。
隨著雙11臨近,學生網購的快遞包裹面臨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長,以往令校方頭疼的事情,菜鳥驛站今年發布的雙11預警方案將予以化解。
菜鳥校園驛站總經理范春瑩介紹,基于菜鳥網絡大數據,可預測雙11一周內每天到站包裹數量,同時依據歷史同期數據及包裹比例信息,校園驛站可提前擴充場地,合理分撥處理高峰期的包裹。在菜鳥網絡智能系統,快遞包裹到達驛站后可以一鍵入庫和批量短信通知,從而讓大量包裹快速流轉,化繁為簡。另外,驛站還可以提供多元化派件模式支持,除了用戶到站點取件,還可以呼叫校園團隊的包裹俠派送上門,從而緩解驛站包裹高峰期壓力。
另外,環保理念也在這里先行,華東理工大學菜鳥驛站加入了菜鳥網絡的“綠動計劃”,設置有包裝箱回收臺,可以二次利用紙箱,極大減少了浪費和污染。
“智慧的高校物流解決方案是提升師生效率的有效途徑。”菜鳥網絡CTO王文彬說,菜鳥正在將這些解決方案分享給全國高校,以完善高校基礎設施,使全國近3000萬在校師生受益。
眾創空間引入阿里講師,孵化學生團隊
在日前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中,智慧校園建設工程是阿里巴巴集團的示范項目之一。菜鳥驛站將整合阿里巴巴生態資源,聯合高校和品牌企業共同搭建創業創新孵化基地。
作為菜鳥網絡全國首家校園雙創與智慧物流相結合的校園綜合服務中心模式案例,華東理工大學菜鳥驛站以菜鳥網絡智慧物流平臺為基礎,在驛站二樓與學校合作引入學生創業團隊,和一樓形成菜鳥電商產業園的微縮生態。示范基地可以提供學生實訓崗位,同時為學生電商創業團隊提供集中化的辦公場所,營造濃厚雙創氛圍,增加創業團隊間交流機會。
此外,實訓基地還將引入阿里優秀講師資源,提供阿里定向實習崗位,建立創業交流沙龍,孵化學生創業團隊。
據了解,示范基地計劃每學期提供1000人次的物流實訓機會,扶持15到20家學生創業團隊,建立學生創業交流沙龍,每年提供500名實習面試機會,將雙創號召輻射全校15000名師生。
截止2016年8月,菜鳥驛站在全國已覆蓋1500多所高校,超過2000個站點,服務2000多萬師生,日均代收包裹超百萬,累計為800多個學生創業團隊提供支持,提供10萬余人次社會實踐和兼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