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網 清明時節,細雨霏霏,草木含情。為緬懷抗洪英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2025年3月27日,東荊中心學校與十八家社區聯合開展“共建單位聯動,清明掃墓寄哀思,筑清廉防線”主題活動。學校師生代表、社區黨員等40余人齊聚紀念碑前,以莊嚴的儀式致敬英雄,傳承紅色精神,共筑清廉校園新風尚。
緬懷英雄:以生命守護家園的壯歌
活動伊始,全體人員肅立默哀,深切追思1958年東城垸抗洪搶險中英勇獻身的11位烈士。面對滔天洪水,李華西等勇士以血肉之軀筑起防線,用生命守護了萬千家庭的安全。活動現場,校長殷學軍在致辭中動情說道:“他們的犧牲,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最高詮釋,更是我們代代相傳的精神豐碑。”
少先隊員代表手捧白菊,分批次向紀念碑鞠躬獻花。一朵朵菊花寄托哀思,一句句誓言鏗鏘有力——“銘記歷史,繼承遺志,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宣誓聲響徹廣場,展現了青少年賡續紅色血脈的決心。
校社共建:紅色教育融入清廉實踐
作為學校與社區聯合舉辦的紅色教育活動,本次活動注重教育與實踐深度融合。籌備階段,雙方召開專題會議,明確分工:學校組織學生開展抗洪事跡主題班會,社區聯絡家屬代表并保障場地安全。活動當天,社區黨員與師生共同懸掛“筑清廉防線”主題橫幅,將紅色教育與廉潔文化緊密結合。
“英雄精神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應成為行動的指南。”十八家社區黨委書記蔣盼春表示,未來將通過更多共建活動,推動紅色基因融入社區治理與學校教育。
安全保障:細節彰顯責任擔當
為確保活動安全有序,主辦方制定了周密的安全應急預案:設置警戒線分流人群、配備社區醫生全程待命、提前檢查設備并規劃備用通道。活動全程零安全事故,志愿者高效引導、師生嚴守紀律,展現了高度的組織性和責任感。
長效影響:讓紅色精神扎根心田
活動結束后,學生紛紛撰寫感悟,六年級學生劉可蜜在心得中寫道:“英雄的故事讓我明白,擔當不分年齡。我要努力學習,將來像他們一樣守護家園!”
清明祭英烈,薪火永相傳。此次活動主辦單位相關負責人表示,東荊中心學校與十八家社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架起了校社協同育人的橋梁,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未來,雙方將持續深化合作,創新形式,讓紅色精神與清廉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來源:東荊中心學校 、十八家社區)
責編: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