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中國航天事業迎來了里程碑意義的一刻,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中國空間站。首次實現了六名航天員同時在軌飛行。一批湖北制造正在為宇航員們的工作和生活保駕護航。
“三、二、一,點火!”
11月29日23點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遙十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路奔向太空,經過與中國空間站交會對接,11月30日上午7點33分,六名航天員首次在空間站“勝利會師”,開啟了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的新階段。在遠離地球的新“家”,在鄂央企中國航天三江集團,為宇航員研發了“太空廚房”、“太空醫院”的等系列產品。在太空廚房,航天員的一日三餐可以直接加熱食用,太空醫院可以監測他們的生理信號,保障宇航員的身體健康。
航天三江紅峰公司太空產品主管工藝師田坤:“航天服外側有兩個便攜式的小盒子,就是我們生產的生理信號測試盒,完成對航天員呼吸、體溫的監測,同時對數據進行保存,傳送地面醫護人員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p>
還有心電記錄裝置,通過研發人員的創新和多次試驗,這套裝置已經不需要固定在空間站的內部,航天員可以隨著攜帶進行監測。
航天三江紅峰公司太空產品主管工藝師田坤:“航天員在軌過程中處于自由活動狀態,對于產品的外形尺寸、接插件的連接 、原器件的可靠度具有更高的要求,心電指標能累積記錄達1000個小時?!?/p>
在太空工作,航天員出艙工作危險系數大,尤其是航天服的密封圈,既要嚴絲合縫,又要經久耐用。在鄂央企中國航天四院42所,用了三年時間,做了數千次試驗,通過采用特種材料研制出了航天服上的密封圈,即使在航天服充氧膨脹拉伸后,密封圈也不會龜裂和老化,并能保證航天服的強度足夠抵抗太空中的負壓環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42所密封材料系統研制總師王江:“航天服說通俗一點,就是一個小的房子,外面是高真空,我們密封圈起的作用就是把房子封好。”
不僅如此,這套密封圈還可以承受零下120度到200度的溫度,使用壽命可以達到25年。眼下,在浩瀚太空,6名航天員正在空間站完成各項既定任務,而在湖北,航天人也在繼續奮斗,他們研制的最新型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已經運抵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近期開啟首飛,將大幅提升衛星批量運載的實力,為中國的航天事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