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在如今這個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這個原本偏于行業性、偏于專業性的日子,也開始吸引了普通用戶的注意力。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5G的到來。
目前,國際5G專業技術標準已經基本制定完成,馬上就將步入成熟期。對于普通用來說,最直觀的一個感受就是,網絡和街頭的5G廣告逐漸多了起來;具有5G連接能力的試用性手機產品,也已經可以在主流手機品牌商那里體驗到了。
為了能夠讓用戶第一時間體驗到5G手機, vivo與中國聯通合作從五月起開設線下5G體驗專區,這一體驗專區基于vivo遍布全國的智慧旗艦店等門店系統來搭建。首批的三個體驗區,包括位于深圳海上世界的vivo Lab以及位于上海的vivo五角場萬達店和上海江橋萬達店,都已已經架設好了5G基站,通過現場vivo展示的5G手機,便可以最直觀的感受到5G網絡所帶來的速度體驗。后續,vivo的5G體驗區還將在全國范圍內拓展,覆蓋到越來越多的用戶。
5G如何改變生活?
5G,總是被各大媒體不斷的提起,在vivo的體驗區陸續落成之后,5G也終于不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5G的到來究竟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卻始終是一大懸疑。不久前,在上海的一次5G活動上,vivo的5G研發中心負責人秦飛從四個維度闡述了5G的未來,簡單來講:
速率維度。顧名思義,5G會帶來傳輸速率的大幅提升,可能會達到4G的5-10倍。速度的提升將會帶來諸如視頻、游戲等“內容”的升級。
連接維度。5G的到來,會促使更多的設備與手機相連接,在運營商推廣eSim服務之后,同時在AI技術的加持下,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流量維度。5G時代,運營商將會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流量(4G時代的無限量套餐實際上到20G之后開始限速),各種應用的開發者將會有更廣闊的施展空間,云應用、H5應用將會增多。
時延維度。5G時代,時延會比4G時代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目前來看低時延的受益者將會是網絡游戲,可能還有一些需要遠程遙控操作的工作。
秦飛的闡述相對明確的為我們展示出5G時代的一些可能性,不過他也提到,4G時代剛剛來臨時,誰也沒有預測到小視頻平臺的興起,誰也沒有預想到各種外賣App的盛行。5G時代最終將會衍生出怎樣的新應用場景,恐怕也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
讓用戶體驗到成熟的產品
秦飛所代表的vivo,作為國內智能終端廠商之一,他們在5G手機上的研發一直在穩健推進著。
早在2016年,當時4G產業還如火如荼,3GPP組織便啟動了5G國際標準的制定進程。vivo當即成立了5G研發中心,開始著手布局5G終端生態的建設,并加入3GPP,全力參與到指向下一代的5G核心技術與標準研討中。
在參與5G標準制定和產品技術研發的進程中,vivo先后向3GPP標準化組織提交了超過2200篇技術提案,為5G國際標準制定作出了技術貢獻。
到2017年, vivo啟動了5G天線與射頻關鍵技術的預研;同時成立了AI研發中心。
2018年,vivo啟動了5G終端樣機的研發和測試,并于2018年8月在實驗室環境下成功調通5G連接,初步完成了商用5G智能手機的軟件構建和硬件開發,同年11月實現了5G網絡環境的空口連接,并首次對公眾公開展示了在5G研發方面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2018年12月,在廣州舉行的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vivo再一次向用戶直觀展示了5G手機的視頻直播場景。
2019年1月,vivo發布旨在展示最新技術進展的APEX 2019概念機,在這款概念機產品中,首次內置了全功能的5G軟、硬件系統。以此為契機,vivo開始全面參與國內三大運營商的外場聯調5G測試。隨后4月份,vivo在上海首次向公眾開放其5G終端產品實測,并宣布即將于2019年年中發布的vivo首款正式5G商用手機。
從上海5G體驗現場的實際情況來看,vivo的5G測試樣機已經接近、甚至可以說達到了正式商用產品的性能標準。
在現場支持測試的vivo 5G研發負責人秦飛向用戶介紹,經過全天高強度的真機試用,用戶分別體驗了流媒體觀看、視頻通話、視頻直播等多個場景下的5G連接效果,而手機整體上已然保持了較好的狀態。無論機身的溫度控制,還是系統的穩定性,都令人感到滿意,電池續航力也接近一般4G手機的表現。
秦飛還向媒體透露,vivo計劃于2019年年中推出的全功能5G商用手機,在定價方面將堅持“適當”的原則,意在保證普通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做出選擇,而不是“把產品放在玻璃罩子”里僅供參觀。同時,為了保證年中真機產品的品質,vivo的5G技術團隊正在針對產品的實用性優化和商用水準提升進行大量的外場測試。
隨著各大運營商5G網絡的建設以及覆蓋率的提升,5G手機的實際體驗會也將隨之提升。相信vivo的一部分用戶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成為中國首批的5G生活“原住民”。
(注:此文屬于人民網登載的廣告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趙超、夏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