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賽現場 通訊員供圖
5月10日9時,第六屆全國肢殘人輪椅馬拉松賽于湖北荊門鳴槍開賽。來自全國各地42支代表隊的352名輪椅馬拉松運動員,在全長6公里的賽道上展開角逐。發令聲一響起,參賽選手們用手臂驅動輪椅,向著前方沖去。“一對一”陪跑志愿者和賽道兩旁的觀眾,都為選手們鼓勁加油。最終,寧夏代表隊楊世全獲得男子組冠軍,湖北代表隊張婷獲得女子組冠軍。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陳倩 高偉 通訊員李慧敏 趙平攝影報道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 高偉 通訊員 何莉莉 李慧敏 趙平
6公里的賽道,對健全人來說,也許沒有多大的難度。但是對坐輪椅的人來說,這也許已經超過他們中很多人走過的最遠的路。
5月10日,第六屆全國肢殘人輪椅馬拉松賽在湖北省荊門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42支代表隊的352名輪椅馬拉松運動員,在全長6公里的賽道上角逐。
比賽中,極目新聞記者沒有跟隨跑在最前面的選手,而是跟在了“隊尾”。那些落在最后的跑手們,他們沒有因為落后而放棄,依然堅持跑完了全程。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證明,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這場開始于上午9時的輪椅馬拉松,湖北荊門選手賴曉曉一直落在后面。輪椅在她的控制下顯得十分笨拙,總是會向一邊跑偏,甚至差點撞上馬路牙子。志愿者一次次幫助她重新回到正確的賽道,但是輪椅的前進路線還是歪歪扭扭。在整個隊列的尾部,像這樣“蛇形走位”的選手還有不少,他們和前面的選手迅速被拉開差距。離賽道3公里的調頭處還有三分之一左右路程時,很多排在前面的選手已經折返,而落后的選手依然在努力地向前滑動著。
為了保證比賽公平,組委會為所有參賽選手配備了統一的輪椅。但是每位選手的身體情況不一樣,有的人連彎腰的動作都無法完成,只能完全靠手部力量轉動輪椅,有的人則很少跑這么遠的距離。而且,對包括賴曉曉在內的大部分選手來說,剛配發的新輪椅沒有自己平時使用的輪椅用得順手,這些都增加了他們比賽的難度。
等到最后一位選手通過調頭處,遠處的終點傳來排在前面選手的歡呼聲。但是他們沒有放棄,仍然努力地控制著輪椅,一點點向終點接近。
“加油!加油!”賽道邊,觀賽市民把他們的熱情,沒有差別地分享給比賽優勝者和排在最后的選手。每位選手身后,都有志愿者跟隨。志愿者身后則跟著醫療救護車輛,隨時準備提供幫助。
6公里的賽道上,沒有一位選手退出。寧夏選手楊世全獲得男子組冠軍,這是他連續三屆奪冠。沖線后,為了躲避摩托車,他不慎滑倒。但他毫不在意:“我在平常的訓練中也會摔倒,每次都是爬起來繼續奔跑。”
武漢選手董戰軍2004年因工傷致殘。2018年,他為了健身成為輪椅跑者,2019年漢馬第一次參加健康跑,2023年開始參加全馬賽事。在潛江馬拉松上,他用時3小時29分跑完全程。今年以來,他先后參加了九江、仙桃、咸寧等多站馬拉松比賽,5月25日還要去蘭州參加馬拉松。在仙桃,他跑了4公里后輪椅出現故障,他只能扶著一邊的輪子,用單手滑行了16公里才找到輪椅維修點。即便這樣,他還是用3小時36分完成了比賽。
本屆輪椅馬拉松比賽,最后一位選手用了大約1小時。雖然到達終點的時間不同,但對每一位參賽選手來說,他們都是人生賽道上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