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至18日,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深入我州來鳳、咸豐等地,調研特色產業發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精準扶貧推進情況。他強調,要加大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力度,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完善農村金融服務,提高農業經營管理水平,推動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發展特色產業是精準脫貧的主渠道。張桃林來到來鳳縣金祁藤茶公司調研,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詳細了解藤茶產業發展和產業扶貧情況。在得知金祁藤茶公司依托來鳳藤茶資源,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帶動8000多農戶發展藤茶產業,其中有貧困戶3000多戶后,張桃林非常高興。他說,要加大科技運用,提高質量,打造品牌,把藤茶產業真正做成一個富民興縣的產業;要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把貧困戶聯結到產業上來,讓他們有穩定持續的收入。在來鳳縣三胡鄉楊梅古寨,張桃林走進農家樂,向當地村民了解“旅游+精準扶貧”成效。
位于來鳳縣舊司鎮新街村的農園果蔬專業合作社,是武漢東西湖區農廣校和來鳳縣農廣校的實訓基地,合作社理事長向菲既是去年全省第一期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的學員,也是實訓基地的老師。張桃林十分關心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他問得認真仔細,向菲答得具體嚴謹。
張桃林強調,現代農業要靠現代職業農民,尤其是農民要脫貧,要靠現代產業,現代產業要靠現代科技,現代科技要靠現代人才。他鼓勵向菲把實訓基地打造成田間學校的升級版。
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組建專業合作社,缺資金怎么辦?咸豐縣農經局、聚龍專業聯合社分別提供500萬元作為“郵儲精準扶貧貸”風險補償擔保資金,郵儲銀行按照1:10的比例放大,通過信貸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產業,帶動各專業合作社結對幫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脫貧。張桃林來到咸豐縣聚龍專業聯合社,詳細了解“精準扶貧貸”推進情況,與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100位學員面對面交談,了解他們的經營情況和訴求。張桃林鼓勵大家通過培訓多了解政策,掌握更多現代技術,提高經營管理能力,立足當地優勢資源,走特色發展之路。
張桃林還來到咸豐縣忠堡鎮地大農牧公司、國騰生物公司,調研恩施黑豬保種場建設、生物質燃料生產等情況。他對恩施黑豬保種場將黑豬科研與生產運用相結合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鼓勵科研人員運用現代先進技術,把恩施黑豬的優勢發揮出來,為恩施黑豬的產業化做出更大貢獻。
農業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農業部財務司副司長宋昱,省農業廳副廳長徐能海參加調研。州委副書記、州長劉芳震,州委常委、副州長唐泓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