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湖北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宋悅明 鄭清雄攝
1月28日,湖北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宋悅明接受鳳凰湖北專訪,就“十二五”期間湖北省紅十字事業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十三五”時期紅十字事業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等問題與鳳凰湖北深度交流。
“十二五”時期是湖北省紅十字會事業快速發展的五年。五年里,紅十字事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新時期全省紅十字會工作的意見》,與省發改委聯合編制了《省紅十字事業2011-2015年發展規劃》,《湖北省人體器官捐獻條例》頒布施行。形成了“一個文件、一項規劃、一部條例”推動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政策法規保障和支撐平臺。在這五年里,應急救援能力不斷增強,不僅沿長江、漢水流域構建了“一主八輔”備災救災網絡體系,依托社會力量組建了4支省級紅十字救援隊,還持續開展了以“景區紅十字救護站”、“博愛家園”等為代表的人道救助項目,深入開展應急救護培訓,不斷拓展生命救援和生命接力行動,造血干細胞和人體器官捐獻雙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展望“十三五”,宋悅明表示:省紅十字會將按照“補短板、提能力、建信譽、重人道、助扶貧、創品牌”的總體思路,提升應急救援能力、籌資及人道救助實力、應急救護培訓、造血干細胞和人體器官捐獻水平、對外交流合作層次、信息化建設水平、紅十字宣傳能力和組織建設水平,推進紅十字救災救援、救助扶貧、生命關愛、民間外交、公信力建設、人道傳播和固本強基“七大工程”。
“十三五”期間,建成“一主十輔”的備災倉儲網絡體系,省紅十字會建立3支專業救援隊,各市州紅十字會建立1支以上緊急救援隊,全系統募集救災救助款物累計4億元人民幣,普遍開展紅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項目,注冊紅十字救護員培訓人數新增5萬人次,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新增庫容3.5萬人份,全省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新增1.5萬人等。
湖北省委提出,“十三五”期間在中部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宋悅明表示,作為恪守與生命、健康、尊嚴相關的人道組織,紅十字會是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要堅持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突出社會化、專業化、國際化,進一步發揮群眾性組織、國際化網絡、專業化平臺這一獨特優勢,依托“紅十字博愛送萬家”、“關愛失智老人”、“博愛家園”、博愛衛生院(站)、“圓夢助學”、救助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和白血病的“天使計劃”、造血干細胞和人體器官捐獻等品牌項目,加強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整合人道資源,協助黨和政府扶貧攻堅,助力實現全面小康。
目前,省紅十字會正以科學的態度、敢于擔當的精神投入工作,努力破除信譽魔咒,著力建設“看得見、有感覺、敢放心、廣傳頌”的公信力,通過信息化建設、引入第三方評價和監督機制、大宣傳格局構建、基層組織建設等方式,使捐助款物去向透明化,打造嚴謹、規范、透明、專業、高效的紅十字組織,動員更多志愿者和社會達人參與、共建紅十字事業,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