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1日,由湖北省專汽研究院組織的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高校的31名高校人才結束了在隨的暑期實踐活動。
2013年,我市與華科共建湖北省專用汽車研究院,全面加強產業、項目、人才對接。研究院有著強大的人才隊伍和高校技術后盾,如何發揮其在創新創業中的作用?該院院長助理李善德博士介紹,研究院成立之初,就提出建設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習基地。為將這項工作落到實處,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支持下,研究院首次牽頭組織華科聚創團隊來隨開展社會實踐。
聚創團隊是華科的精英團隊,具有極強的科研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李善德表示,將他們引進研究院,有利于搭建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之間的產學研合作平臺,發揮人才匯聚、技術創新力量優勢,增強團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并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團隊學生都是經過選拔的佼佼者,以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為主。研究院為團隊的每個小組配備了指導老師,每周兩到三次技術交流,為切實解決問題提供保障。聚創團隊首次進駐齊星、程力、廈工楚勝等企業,參與了9個課題研究項目;去年該團隊17名學生為程力、江南、恒天等專汽企業解決了10項技術難題。
經過幾年運作,研究院平臺優勢逐漸彰顯,吸引力越來越強。今年,武漢科技大學科創團隊15名學生主動要求來隨開展社會實踐,學生團隊達到了31人。所有學生團隊實踐活動圍繞企業發展的方向和核心產品開展,3年60余名高校人才參與解決企業30余項技術難題,贏得一致好評。
連續3年,聚創團隊為解決程力高空作業車相關技術問題,進行了大量技術攻關。該公司技術總監胡林峰表示,在高空作業車設計試制過程中沒有意識到的錯誤,經過聚創團隊的分析和修改都達到了要求,非常值得信賴。在聚力公司,新研發的一款純電動吸塵車首次應用了CAN技術,出現了原有數據通訊與CAN通訊不暢的問題,武漢科技大學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企業紛紛表示,希望大學生團隊成為不走的技術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