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通訊員劉楨、王成昭)3月是學雷鋒活動月,英山縣紅十字會開展多種形式的應急救護培訓活動,為400多名志愿者學員們插上了“應急救護”的翅膀。
3月1日、22日和25日山縣紅十字會結合不同行業和各單位工作的實際需要開展了4期初級救護員培訓。對鄂東高速英山管理所、洪廣溫泉酒店和孔坊中心學校的161名志愿者學員進行了初級救護員培訓,其中有153人取得了初級救護員證書。這4期培訓,主要是針對各單位的服務對象重點開展心肺復蘇、外傷包扎、創傷急救等實戰技能培訓,運用“場景模擬+體驗操作”的模式,讓參與的學員鞏固了所學知識,增加了院前急救的新本領,提升了不同行業工作人員在面對災害時的自救互救能力。
高速管理所的工作人員潘赟說:“高速卡口也是一個高風險的地方,學習了應急救護培訓知識,讓我們能更好的處理一些突發情況。”
英山縣紅十字會還組織應急救護老師10余人,先后在四棵楓、烏云山等10個村,為200多名群眾開展了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3月5日,在畢升廣場向群眾現場推廣心肺復蘇技術,推動形成崇尚志愿服務、熱心應急救護的良好風尚。
3月29日上午,英山縣紅十字會組織應急救護老師前往與安徽交界的草盤地鎮龍家坊村為村民開展應急救護普及培訓,并為兩戶困難戶送去價值1000余元的生活物資。龍家坊村婦女主任肖小娟說:“現在家里留守老人多,我們到縣城要一個多小時。學習了心肺復蘇知識,在萬一有老人突發心臟病的時候就能救命,感覺非常有意義”。
3月29日下午在全縣文旅行業安全生產培訓會議期間,為參會的115家文旅行業的負責人進行了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詳細了介紹了應急救護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他們在遇到客人發生意外時,安全員或施救人員要抓住“黃金救命時間”,在醫護人員到達前利用現場物資適當地為傷病者進行初步的緊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挽救客人的生命。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