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鄒德祥)今年9月啟動的“人才服務月”活動中,羅田縣聚焦住房、醫療、子女教育、金融服務等“關鍵小事”,著重開展人才政策宣講、人才健康關愛、人才子女入學服務、人才安居保障等十項活動,做優做實做細人才服務工作,大力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9月22日《黃岡日報》報道)。
羅田縣做好人才服務工作,正因為從“關鍵小事”著手,將點滴溫馨和關懷直接送到專家人才手中,才能讓人才丟下“包袱”安心工作。辦好熱乎乎的“關鍵小事”,才能暖人心,用真情感動人。
今年1月,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在全市率先成立“關鍵小事”專班,針對重點領域、重點政策、重點民生、社會敏感四大類的相關問題進行梳理歸類,列出了涉及出生、入學、就業、生活等50項清單,繪制“關鍵小事”辦理流程圖,確定辦理程序,落實人員安排,完善組織架構。這一舉措,也備受各方好評。
所謂“關鍵小事”,“小”在切口,“關鍵”在意義。看似“關鍵小事”,實則是“大事”。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會面對或經歷這些普遍受人關注的民生“小事”,如:冬季取暖會不會加重霧霾?小區垃圾分類如何確保到位?畜禽養殖糞便排到哪了?租房子會不會遭遇黑中介?到商超消費有沒有質量保證?再比方說,托幼難題得到及時解決了,中小學學位供給增加了,“斷頭路”“瓶頸路”打通了,轄區充電樁覆蓋率提高了……
現實生活中,垃圾分類、物業管理等公眾眼里的小事,匯聚起來后,對一座城市而言,卻是需要解決的大問題。應充分認識到“小即是大”——普通公眾身邊的“關鍵小事”恰恰是“國之大者”,是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狠抓實干的重點任務。
對“關鍵小事”不能不聞不問、避重就輕、一筆帶過,應入心入腦、全程介入、跟蹤服務、落細落實,把每一件“關鍵小事”都當做大事、要事來辦。
通常情形下,“關鍵小事”是民生、基本公共服務等領域群眾關心的事,也是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抓手。通過這些可感可得的關鍵事情,把群眾最關心、最關切、最期盼的‘關鍵小事’做好、做實,及時把各類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及時把各種呼聲、期盼化成辦事的決心和行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就會不斷走深走實,群眾獲得感就會越來越強烈。
辦好“關鍵小事”,胸懷“國之大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群眾的事情就是我們的牽掛。
社區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基礎。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托幼……這些民生實事,一樁樁、一件件均系于小小一方社區之中。
小事實做,讓群眾舒心;小事真做,讓群眾放心;小事大做,讓群眾安心。解決生活“小事情”,贏得群眾“大滿意”。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黨員干部要以“關鍵少數”為重點,以上率下,全員行動,深入企業車間、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傾聽企業心聲,關注百姓民生。從“小切口”入手,實現作風“大轉變”,推動服務“大變化”,促進效能“大提升”,滿足民生“大需求”,激勵干部“大干事”。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