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記者方新平 通訊員王高偉)蘄春縣公安局漕河派出所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深化社區警務改革,把警務室建成派出所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強化治安防控、優化便民服務的一線平臺,以警務前移實現業務延伸、服務提升,真正將警務室建成社區民警工作站、服務群眾的便民站、采錄信息的采集站,讓警務室從點上的“盆景”變成了轄區面上的亮麗“風景”,使社會治安有效向基層延伸,確保實現“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目標。
4月9日,黃岡市公安局在蘄春召開全市派出所暨“找堵防”專項工作推進會,專題推介了該所傅畈警務室立足社區,深化“找堵防”,共建大平安,追求四“零”效果,被群眾親切稱為家門口的“派出所”的成功經驗。
風險排查“零遺漏”。
漕河派出所傅畈警務室的責任區包括傅畈、十里畈兩個社區,由于地處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僅人口集中,而且單位眾多,僅中小學幼兒園就多達19所、在校學生2.36萬人,社會治安形勢復雜多變。
據介紹,現在傅畈警務室建于2017年,現有社區民警2人(其中警長兼任傅畈社區黨委副書記)、輔警2人、村警4人。內設有“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室”和十里畈“村警工作站”。
近年來,傅畈警務室民、輔警立足社區,扎根社區,不斷筑牢群眾基礎,嚴巡最不托底的事、日訪最不放心的人、遍查最容易冒泡的地方,并通過常態化矛盾糾紛摸排、重點人員管控、安全隱患排查,切實做到轄區風險隱患底數清、情況明,不斷推動“找堵防”行動走深走實,共建大平安,被群眾親切稱為家門口的“派出所”。
“每天看到街面上有民警巡邏,警燈閃爍,我們就感到特別踏實。!傅畈社區居民張大爺說:以往在群眾的眼里,民警都是辦大案的。現在,社區警務室就在身邊,家長里短,小區瑣事,矛盾糾紛,也有專人管了,這讓大家擁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看到民警,居民們總要熱情打招呼,就像一家人。像鄰里糾紛、家庭矛盾、案件線索之類的,轄區群眾還會通過微信、短信或者直接來警務室反映這些事情。
2022年3月11日,民警接到群眾報警,說東方明珠小區門口有人醉酒打人,值班民警迅速出動平息了事態,可社區民警摸排中,熱心市民主動向社區反映當事人高某不僅經常喝酒,而且有精神病史......
為把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傅畈警務室社區民警立即上門
做家屬思想工作,連夜將高某送至精神病院治療,及時消除了不穩定因素。
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傅畈警務室已共查找各類“窟窿”26個,全部做到有的放矢、應堵盡堵。
化解矛盾“零反復”
警務室最大的的優勢是“接地氣”,能廣泛發動社會力量,摸排掌握各類矛盾糾紛。
“傅畈警務室轄區面積8.9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74萬人,其中外來人口2.1萬余人........”對于轄區情況,社區民警李學峰如數家珍。他說:懂民情、業務精是社區民警必備的一項基礎技能。不僅要學會與坐在門口乘涼的大娘嘮家常,還要善于與接送孫子女上學的大爺聊接送路上的故事,在工作中與轄區百姓打成一片,用真心換民心。
為此,他們不僅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小糾紛就地化解、大矛盾層級報告、非公安事由上呈轉交的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讓各類矛盾糾紛找到“出口”;還堅持周一早例會制度,定期研討、分辦復雜糾紛,不形成積壓、不聚集怨氣,著力打造工作閉環。
工作中,傅畈警務室以努力創建平安轄區為目標,采取多種方式,開展矛盾風險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努力實現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社區民警與駐村輔警、社區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等組成調解委員會,發現問題現場協調,共同研究解決辦法,讓一個個矛盾糾紛在情感溝通中消融化解。
2021年11月1日,“一體化”平臺下發轄區漕河鎮某藝術幼兒園股東管某因經濟糾紛揚言要殺人的信息。
傅畈社區駐校民警聯合縣公安局內保大隊民警第一時間到該幼兒園了解情況,在當場對揚言過激行為的管某進行批評教育的同時,組織雙方調解協商,并最終達成和解協議,成功化解了這起因涉校矛盾而準備鋌而走險鬧事的苗頭,為校園安全筑牢了安全防線。
數據顯示,自去年以來,類似的矛盾糾紛傅畈警務室共調處了47起,化解了可能引起“民轉刑”矛盾11起,無一出現反復!
安全防范“零死角”(小標)
守護平安,關鍵在防。
傅畈社區民警還定期不定期地對轄區內的重點部位進行檢查,在發現安全隱患會及時給居委會、物業公司提出來的同時,積極開展預防電信網絡詐騙、掃黑除惡、禁毒等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
他們以民輔警和村警為基礎,以“一局一隊”“一校一隊”“一居一隊”為補充,建立安全防范聯盟,通過定人、定崗、定時、定責,加強背街小巷的治安巡邏,持續推進反詐防盜、嚴禁賭毒黃、交通安全宣講“四進”活動(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場所)。
在去年縣公安局組織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漕河派出所傅畈警務室還創新開展反詐宣傳“見面”行動,用“民警+村警+網格員”的方式包片城區,敲門、進村、入戶,為轄區居民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2.6萬人次(占實有人口的60.12%)。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今年1至3月,傅畈警務室轄區電詐警情、盜竊案件較去年同比分別下降56.5%和60.9%,未發生“兩搶”案件,群眾安全意識普遍增強。
服務群眾“零距離”。
“自從有了警務室,群眾辦事更方便了,老百姓生活踏實多了。”提起社區警務室,今年73歲的十里畈社區居民劉大爺高興贊不絕口!
漕河派出所不僅在警務室設有自助辦證一體機,為轄區居民辦理身份證提供方便。同時還嚴格要求警務室和村警工作站把每天早8點至晚8點確定為工作時間,以方便群眾咨詢求助,現場受理簡單戶政業務,推行送證上門服務,徹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真正把警務室打造成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不打烊的服務站。
今年2月,傅畈社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特校學生周某,今年已經17歲了,可至今仍沒有戶口。
經過調查,民警發現周某是在某醫院出生,但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根本意識不到出生證明的重要,不僅遲遲不去開具,就連住院分娩的醫療資料都給弄丟了,待到想給孩子上戶口時,醫院的婦產科醫生都換了好幾茬.......
為幫助殘疾學生解決落戶難題,社區民警輾轉到周某出生的醫院和居住的赤東鎮,向孩子父母及村支書核實相關情況并形成書面材料,為其備齊登記戶口所需要準備的相關材料,成功辦理了落戶手續。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