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項俊平)名山有了新名片。
日前,麻城市木子店鎮名山村以優異成績,通過省市有關部門的考核驗收,從多家入選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中脫穎而出,躋身美麗鄉村行列。
“美麗雖然是一個形容詞,但對于我們村來說,它卻是一個實打實的‘數量詞’”8月5日,名山村黨支部“名譽書記”任定元告訴記者,自今年6月7日正式驗收到8月初,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前來名山羅家坳民宿村旅游、打卡、住宿的游客超過了1000人。
因為美麗,名山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窮山村,開始成為名“富”其實的明星村。
名山村位于麻城市木子店鎮西北部,毗鄰安徽金寨,海拔1060米,山勢險峻,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尤其是夏天,山上和山下的溫差高達5度以上,是休閑避暑的好去處。
近幾年來,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受交通、水利、通信等因素的制約,名山村村民或進城落戶,或搬到山下建房居住,不少村莊逐步淪落為“空心村”。2016年,木子店鎮黨委政府結合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決定引入市場主體,以名山村羅家坳為試點,統一規劃建設特色民宿,打造原生態景點,通過改水、改廁、硬化道路,整治房前屋后衛生,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看得見鄉愁、留得住游客、帶得動消費的美麗鄉村。
在鄉情的感召下,名山村羅家坳第一個考上大學、走出深山的企業家——武漢民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定元,決定舍小家、顧大家,返鄉創業,接受鎮委安排擔任村黨支部“名譽書記”,帶領鄉親們共同打造富有民俗特色的民宿村。
在任定元的心中,民宿村項目,既是一份事業,同時也是一份產業,要想持續地保持它的生命力和活力,必須引入市場機制。為此,任定元和鄉親們大膽探索村委+合作社+公司的經營模式,成立了名山生態體驗合作社,吸引78個農戶以房屋、山林、田地入股,成為合作社的第一批股東。
為了讓翻修的破舊民房更接近“兒時的記憶”,任定元出資收購周邊村子拆舊房子不用的“鄉愁化石”,如門窗、徽式磚瓦、傳統陶器、石磨、石碾、水車等老物件,讓羅家坳40間民舍整舊如舊,青磚灰瓦、古色古香,散發出純樸、醇厚的鄉村氣息。
“雖然民宿村有了看得上眼的村貌,但離任定元追求的‘養眼、養胃、養身、養心’的目標還相差很遠。”名山村村委會負責人劉愛文介紹說,因為路不通、電不通和水不通,游客還是上不來,留不住。
就在任定元為“三不通”焦慮不安的時候,劉愛文感動于他為家鄉掏心掏肺、不計較得失的奉獻精神,動員村民齊心協力,幫助任定元實現打造“美麗鄉村”的夢想。
道路不通,任定元一邊爭取政府項目,一邊自籌資金,修建、硬化5.5米寬水泥道路12公里,實現塆塆通;沒有自來水,他們就地取材,新建塘堰8口,蓄水近3000立方,砌擋土墻石岸5800立方米,鋪設自來水管3000米,讓村民喝到甘甜的山泉水;沒有旅游規劃設計師,他們花一萬六千元的月薪聘請專業人員駐村進行規劃設計。上廁難,他們新建公廁2座,解決了臭氣熏天的難題。缺乏文化生活,他和鄉親們新建900平方米活動廣場、300平方米鄉村舞臺和特色長廊,組建廣場舞表演,豐富村民精神生活。前前后后,任定元和公司股東投入了600多萬元。
在市、鎮及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幾經奮斗,名山村從無路、無水、無電到通路、通水、通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今年旅游旺季每天體驗農家菜的旅客爆滿,合作社股東通過從事旅游餐飲服務業、出售土特產等形式創收,一年收入可達十余萬元。
“今后,我們將擦亮美麗鄉村的金字招牌,大力發展文旅產業,計劃依托1100余畝原始櫻花群落,打造鄂東最大的櫻花谷;依托豐富的竹子、松樹、板栗、柿子、野茶、野菜資源,發展特色產業;依托民間匠人、民間藝人,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如繡花、編織、竹器等等,力爭將民舍擴展至200間,把名山村建成集吃、住、游、購、樂、養于一體的精品旅游綜合體。”任定元和鄉親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