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李茂 李志 黃小軍)疫情發生一個多月了,白蓮河示范區白蓮鎮至今沒有發生一起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點贊和傳頌。頭頂無疫鄉鎮的“光環”,白蓮鎮黨委政府沒有盲目樂觀,更沒有麻痹大意,在一如既往地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進春耕生產備產。
3月2日,記者在白蓮鎮長嶺崗村智濤食用菌香菇種植基地了解到,該基地日產香菇500斤,在疫情防控之初,白蓮鎮聞風而動,第一時間從外地“搶回”了5臺烘干機。在疫情防控封閉管理期間,每天產出的香菇被及時烘干,鮮菇變成干菇,避免了鮮菇腐爛變質給群眾造成的經濟損失。據基地負責人毛龍濤介紹,僅此一項就給基地避免損失十余萬元。同時,白蓮鎮政府還積極協助香菇基地對接三利農產品公司及黃商集團,確保香菇應收盡收,全部進入市場,徹底解決了香菇的滯銷難題。然而面對復產產能逐步恢復,香菇菌棒的原材料供應又面臨進不來的難題。香菇菌棒的制作需要大量鋸末,以前可以從江西湖南等外省購入,如今供應商無法及時供貨,復工復產重新面臨原材料短缺的困境。示范區領導和白蓮鎮負責人主動上門服務,向基地負責人宣傳了最新出臺的電子通行證辦理政策,及時解決了原料運輸的后顧之憂,確保能夠全心投入復工復產。
長嶺崗村全村共有油菜種植面積600余畝,為確保油菜保產增收,又避免群眾扎推勞作,該村每組明確一至兩名施硼員,集中對每組油菜進行噴灑。該村一面抓防控,一面抓生產,這一做法已在全鎮推廣并進一步完善,白蓮鎮目前已在各村組建農耕服務隊,以村小組為單元,分頭負責種子采購、肥料運輸、翻田耕地、育苗下秧等具體工作,在確保春耕備產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
記者還在大水橋村魚苗養殖基地和養殖大戶王長征交談中得知:過去育出的魚苗因質優價廉,在周邊縣市供不應求,今年受疫情影響魚苗滯銷,白蓮鎮政府在得知困難后,及時協調本鎮養殖魚塘進行推廣銷售,目前魚苗已基本售罄。據了解,該魚苗養殖場有鯉草鰱鳙四大家魚,品種有中科三號、中科五號、興國紅鯉等。目前繁育出有4萬斤魚苗,已在本地銷售3萬余斤,剩下的魚苗已對接白蓮河庫區銷售處理。白蓮鎮這一舉措,既解決了魚苗基地的銷售難題,又解決了本地水產養殖復產投產進苗的困難,可謂一舉兩得。
“為切實有序推進春耕復產工作,白蓮鎮防控指揮部聯合鎮農技、農機等主管部門,多方面調配運輸良種20噸,化肥500噸,為春耕復產提供了堅強保障。”白蓮鎮副鎮長馬進向記者介紹,作為至今無確診病例的低風險地區,白蓮鎮率先響應春耕復產號召,堅持“以點帶面、有序推進”的工作方式,優先推進樟樹村仙馬寨優質稻種植基地春耕復產,為全面推動春耕復產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目前,白蓮鎮已制定有序推進春耕復產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以香菇種植、水產養殖、優質稻培育等農業龍頭產業為點,在確保防疫安全的情況下,再在全鎮穩步有序推進春耕復產工作,確保農業生產不誤農時、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