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文化
黃陂泥塑的當下表達
2018-01-21 19:35:38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圖為:《木蘭英姿》肖桂林

圖為:《二程論道》肖桂林

圖為:《江灘碼頭》陳兵

圖為:《猴把戲》劉漢華 黃金波

圖為:伊凡諾夫短篇小說《田野》插圖岡察羅夫﹙前蘇聯﹚

圖為:《完全的民眾》喬治·格羅斯﹙德國﹚

圖為:《德國孩子們餓著》凱綏·珂勒惠支﹙德國﹚

圖為:《富岳三十六種景》葛飾北齋(日本)魯迅藏外國版畫選登

“黃陂泥塑黃陂人”作品展將于8月2日上午在省美術院美術館隆重開幕。湖北省美術院與黃陂區文化局合作,于2015年在黃陂文化館舉辦了“黃陂泥塑黃陂人”培訓班,由省美術院雕塑室全體藝術家定期赴黃陂進行教學培訓工作。培訓班采取傳幫帶的教學模式,經過近一年多時間,使學員們初步掌握了民俗泥塑塑造的基本技法和創作方法。為了展示此次培訓活動的成果,舉辦“黃陂泥塑黃陂人”作品展,展出黃陂泥塑培訓班教師作品和學員作品約60件。

作為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黃陂農民泥塑歷史悠久,遠近聞名。漢陽歸元寺的五百羅漢和木蘭山的神像就是它的代表作。黃陂泥塑這門古老的手工技藝,不僅有著顯著的地域特點和時代印記,更是湖北雕塑史上的一段重要記憶。

1973年湖北省美工隊(湖北省美術院前身)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在專業美術工作者的輔導下,黃陂縣涌現出一支農民泥塑創作隊伍。他們利用傳統泥塑方式,創作出大批表現勞動生產、反映現實生活的泥塑作品,用“泥塑擔”的形式,將小泥人送至田間地頭巡回展出。在專業藝術家們的幫助下,泥塑培訓班在黃陂得到了極大推廣,當時幾乎各個公社都舉辦了農民泥塑培訓班,為黃陂培養了一大批泥塑骨干和雕塑愛好者。

1974年,湖北電影制片廠拍攝了《泥塑擔》新聞紀錄片,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引起了全國關注。1978年,“湖北省黃陂縣農民泥塑展”,繼武漢、成都展出之后,又赴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在全國引起轟動。1978年國家恢復高考后,很多泥塑骨干以優異的雕塑成績分別考入了全國各大美術院校,他們在當年的泥塑培訓和創作活動為報考專業院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黃陂泥塑運動也因此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美術人才。

黃陂農民泥塑運動雖然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但是它的根卻來自當地的民間泥塑傳統。站在雕塑史的角度而言,黃陂農民泥塑運動延續了中國古老的雕塑傳統,使其具有豐富而深厚的研究價值。

文藝創作不僅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而且要有文化傳統的血脈。黃陂農民泥塑,不再是人們記憶中塵封的歷史,它將以新的面貌再次出現在人民的面前。黃陂農民泥塑,必將在新的歷史時期體現它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免费人成观看视频 | 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国产天堂网 | 亚洲日本好爽视频在线 | 一级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