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好書》劇照
《幻樂之城》海報
《奇遇人生》劇照
《偶像練習生》海報
從2015年開始狂奔的中國綜藝市場,走到了2018年第三個年頭,終于如同一頭疲憊的猛獸,進入了調整重啟期。
這一年,政策調整的頂層設計始終左右著綜藝人的神經,親子和音樂這兩大門類真人秀持續在上線和下架之間游走,被耗盡的韓國模式也不再能為電視綜藝提供新的收視驅動,綜藝還能玩什么、還能怎么玩,始終消耗并殺死了無數熬夜綜藝人的腦細胞。
從2017年“網絡綜藝元年”走出新格局的網綜,在這一年迎來了最寬松的播出環境利好,《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的接連爆紅,印證了偶像+全民模式的無敵魔力。趁熱打鐵的視頻網站也在會員付費觀看和明星流量變現的道路上摸索出了大致的軌跡,逐漸培養壯大的綜藝制作團隊開始出產品質和口碑不遜于電視的產品。這一年,綜藝歷來電視優于網絡的平衡正在被打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臺網格局逆轉,江湖易主
在2018年以前,熱度最高的綜藝一定來自于電視臺。到了2018年中,形勢已經開始扭轉。暑期兩檔偶像養成網綜《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的黑馬姿態,第一次讓“全民制作人”的理念走入日常生活,也打破了過去暑期檔被《中國好聲音》壟斷的綜藝格局。騰訊視頻的《創造101》總播放量51.4億次,平均每期播放量5.1億次,總決賽直播在線人數超過6300萬人。當“Pick”和“C位”都成了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詞,你很難再否認網綜的崛起。
當網綜已經開始利用政策的空間在網絡造起聲勢的巨浪,電視綜藝依然在“綜N代”的魔咒里打轉。據媒體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年各大衛視制作的“綜二代”甚至“綜三代”超過30多檔。其中,浙江衛視的“綜N代”最多,包括《奔跑吧》《中國好聲音》《夢想的聲音》《我就是演員》等十檔節目;北京衛視和湖南衛視并列第二,前者包括《跨界歌王》《跨界喜劇王》《我是演說家》《中國故事大會》等八檔節目,后者擁有包括《快樂大本營》《歌手2018》《中餐廳》《親愛的客?!返裙澞浚唤K衛視和東方衛視則分列四、五名,分別擁有七檔和五檔“綜N代”。
當湖南、江蘇、浙江、北京、東方這傳統五強衛視的綜藝節目單里,依然充斥著陣容不變、套路不變的“第三季”“第四季”乃至“第五季”,觀眾注意力的轉移和廣告商金主的選擇就變得容易理解了。由艾漫數據與今日頭條聯合發布的《2018今日頭條娛樂白皮書》顯示,近三年來衛視季播綜藝數量在2018年前11個月總數量達121個,網綜則從三年前的78個直接飆升至117個,與衛視近乎持平。數量的增長同時伴隨著品質的迭代,追逐的后生已經顯示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兒,網綜正在擺脫草創時期的低質和粗糙,由電視綜藝團隊流轉而來的制作力量,帶來了網綜品質的整體提升。2018年上半年,單集網播量過億的綜藝有14檔,比2017年同時期增加7檔。其中,衛視綜藝7檔,比往年增加1檔;視頻網站自制綜藝7檔,比往年增加6檔。此消彼長間,電視人已經即將迎來最后的決斗,是繼續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還是放開手腳一決高下,抉擇時刻就在眼前。
發力“小而美”,改寫綜藝傳統
在吐槽電視綜藝的“綜N代”困局之際,其實還應看到依然有人在堅守?!耙怀鍪志团c眾不同”的老大哥央視,用《朗讀者2》《國家寶藏2》捍衛了傳統電視人的尊嚴,定義了電視綜藝的品格。電視湘軍同樣保持著極大的沖勁和創造力,用《聲臨其境》《幻樂之城》和《聲入人心》來探索電視綜藝的改造邊界。
大批以前沒有被電視開發的綜藝類型,則通過互聯網找到了生存的可能,不追求大眾爆款,不追求所有人喜歡,而只需要抓住一小群人的喜好、痛點,精準定位,再輔以一定的大眾傳播技巧,讓小眾節目“出圈”成了這一年綜藝節目創新的首要打法。視頻網站在鐵甲類、街舞類等小眾品類也成績不俗,《幸福三重奏》《妻子的浪漫旅行》和《心動的信號》讓沒有明顯沖突、悠閑散漫的生活流觀察式綜藝成了導流高手。2018年生活體驗類慢綜藝多達46檔,脫口秀節目則上線29檔。
對綜藝真人秀形式的本質革新,也由網綜《奇遇人生》帶來。被紀錄片團隊改造的網綜,可以是另一種形態,沒有明星玩游戲,也沒有表演和套路,只有挖掘真性情的記錄,不做作卻直擊靈魂。《一本好書》也打破了傳統閱讀類節目的形態,讓緊貼原著的戲劇搬演改寫了文化類節目“秀”的副作用,將文化和藝術的可能無限放大。
資源流動,創新不分臺網
傳統電視臺的招商序列里,綜藝向來是廣告商金主的最愛。在電視還作為強勢媒體時,《我是歌手》曾經創收8個億,《中國好聲音》僅模式版權就價值4個億,而在網綜入局后,廣告主轉向網綜平臺的同時也拉動了整體綜藝市場的繁榮。2017年超過270億元的市場規模,在2018年繼續增長,而網站付費會員拉新,網絡造星節目的流量變現,也讓資本繼續成為推高綜藝水平的助力。
必須承認,在制作上預算不設上限的網站是玩轉資本的好手,他們一手推高了電視綜藝的版權收入,另一手也在用高昂的試驗成本培植著自家綜藝的造血系統。綜藝人天然地向著更廣闊的空間流動,湖南衛視《歌手》的都艷團隊變成了騰訊視頻《創造101》的創作者,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的幕后團隊燦星班底操刀起優酷的《這!就是街舞》,正在愛奇藝播出的《國風美少年》,總導演王寧則來自央視的《經典詠流傳》。
這是不可逆轉的市場格局,也是催生燎原之火的應許之地。充分競爭的市場搏殺后,留下的從來都是最具戰斗力的精品。也許在未來,我們已經不需要用臺和網來強調綜藝的調性和品格,小眾如《上新了,故宮》,大眾如《創造101》,真正優秀的綜藝從來不會被觀眾錯過。綜藝人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跟上觀眾變化多端的口味兒,不再提供敷衍了事的感官刺激,從模式搬運的套路中抽離,找到真正屬于中國的原創綜藝。記者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