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前廳延續戲劇魅力
2018-12-14 15:32:06
來源:光明網

作者:秦 毅
散場了,對于還未完全“出戲”的戲迷和觀眾,是一遍遍地高喊“走了,走了,要關門了”,還是友情提示“在前廳可以選購有主創簽名的海報或文創產品”?如今,更多的劇院及演出方開始更為有效地利用劇院前廳,通過舉辦主創主演見面會、簽名售賣等活動,將劇目IP應用到更多方面,通過“劇情”在場外的延續,擴大“朋友圈”,營造觀演生態,提升品牌價值。
對于演出單位來說,“鐵粉”是其獲得口碑及效益流量的基本票倉,而散場后觀眾在劇場內的流連忘返則是判斷誰是鐵粉的重要參考點之一。宣傳、互動,包括近距離聆聽觀眾的意見,都可以在這一時間段內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多一份親近和交流,不但會加倍延續舞臺演出在觀眾心中的感動和完美,同時還能把今日的演出化為今后新劇目的最佳廣告。
對于劇院(劇場)方而言,提供的不止是舞臺和場地,還包括周到的觀演服務和濃郁持久的氛圍。劇院不應把自己局限于“場地出租者”,完全可以嘗試在散場后、開演前的“自有”時間段內,提供同類作品介紹、賞析等延伸服務,團結屬于自己的觀眾群、專家團隊,提高話語權,為今后成長為制作型劇場而奠定根基。
“培育觀眾”是舞臺演出的必修課之一,它不應只出現在“進校園”“進社區”的普及性演出中,對于購票入場的資深觀眾同樣需要引領并不斷增強黏性。不舍與流連里飽含著期待,請給予時間和服務,在前廳里持續釋放戲劇魅力。(秦 毅)
[責編:產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