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睡前敷一張面膜,養顏又補水,是不少時尚女性的日常面部保養手段之一。但他們用的面膜都安全嗎?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的化妝品監督抽查中,發現50批次面膜類化妝品存在非法添加禁用物質問題。這些不合格產品的生產地分布在上海和廣東。
通報中顯示,涉及的標稱生產企業主要涉及廣東、上海兩省(市),其中朗曜日化(上海)有限公司有7批次均被檢測出氯倍他索丙酸酯超標,均為“金蔻”品牌面膜產品;廣州市卓奧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有7批次被檢出氯倍他索丙酸酯超標,涉及品牌“維她白牌”、“卡爾尼曼”、“翠草集”等品牌,是被檢出不合格樣品最多的兩家企業。
這些被抽檢的產品均檢出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倍他米松、曲安奈德、曲安奈德醋酸酯、倍他米松雙丙酸酯、倍氯米松雙丙酸酯、倍他米松戊酸酯等糖皮質激素物質。
據了解,這些糖皮質激素類物質,為化妝品禁用物質。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可能導致面部皮膚產生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可能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等后果。通告稱,涉事生產企業已被地方食藥監管部門立案查處。食藥監總局要求地方監管部門核實后責令企業停產整頓,對已上市銷售產品立即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
一位超市化妝品柜臺的市場經理說,這些上榜的產品,多是不知名的小廠所產,主要是通過微商售賣,想在大型商超內銷售,有一定難度。
如何識別“激素面膜”?
下面小編就教教大家如何做到正確的辨別激素面膜,給自己降低患激素臉的概率,遠離激素臉的發生。
1、不要貪圖便宜
因為三五塊錢一片的面貼膜除去各種費用后,真正用在產品上的成本恐怕只有幾毛錢。淘店上某款面膜僅售1元/片,據說是最暢銷的面膜。但很可能是添加了大量的熒光劑,根本沒有真正美白肌膚的效果。
2、識別面膜的成分
通常排在防腐劑,如卡波姆、透明質酸鈉后面的成分添加量都低于1%,基本可以忽略不看,我們著重看這些標志性成分以前的有效成分。靠前的有效成分越多,面膜給你帶來的有效性就會越大。
3、睜大眼睛看“變白”
二氧化鈦、熒光增白劑,可以讓皮膚短期內“變白”,而這個白絕對是“假”的。如在面膜中加入大量的二氧化鈦,這時的白是因為皮膚上殘留了二氧化鈦而導致的視覺假白而已。
加入熒光劑的美白面膜,也許會讓臉保持兩天美白,但之后就會恢復原樣了。防止熒光劑騙人面膜的方法很簡單,只需備一個波長為365nm的紫外燈小手電就能識別,辨別方法是用紫外燈照射面膜,如有類似照射復印紙的強烈藍白色熒光,基本就可認定是故意添加了熒光劑。
4、感覺要理性
還有所謂的活氧泡泡面膜,號稱含有大量活氧能促進肌膚美白,涂在皮膚上后一分鐘左右就可以冒出非常細密的白色泡泡。分析其成分時發現原來不過是添加了一種發泡劑而已。
5、遠離刺激成分
在選購面膜的時候盡量避免具有刺激性的成分,比如一些高濃度去角質的成分,畢竟長時間敷在臉上的東西,具有高濃度的去角質成分,很可能引起肌膚問題。還有一類刺激成分是防腐劑,通常面膜不需要有非常復雜的防腐成分。眾所周知,化妝品都要加防腐劑,但量一定要適度,防腐劑越多刺激性越大,大約40%的化妝品接觸性皮炎都是由防腐劑引發,所以這種添加過多防腐劑的面膜還是不要用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