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氣溫高,腸胃功能減弱,加上出汗多,飲水多,胃酸被沖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消化功能減弱。放暑假了,不少學生因天熱貪吃生冷食物造成胃腸功能紊亂;或食品安全意識低,一不留神就進食了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從而引起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食品安全專家表示,無論在家用餐還是出外用餐,都應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做好預防工作。具體有以下兩大關鍵點:
一、學生餐飲如何安全消費
學生夏季餐飲安全消費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外出就餐應選擇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的正規餐廳,不要在路邊臨時大排檔、流動攤販處消費,優先選擇食品安全量化等級較高的餐飲單位就餐。
2、提倡夏季清淡飲食,少吃油膩和生、冷食品,慎重選擇顏色特別鮮艷的熟鹵制品、生食海產品、四季豆、野生蘑菇、豆漿、隔夜飯菜等高風險食品。
3、購買自制飲品應現做現喝,即時消費。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不吃感官性狀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菜肴。
4、購買預包裝食品時應查看產品標簽是否有“QS”或“SC”標識,標簽內容是否完整,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有無鼓包(漲袋、胖聽)等現象。特別是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要看是否符合相應的條件(一般冷藏溫度為0-4℃、冷凍溫度為-18℃以下)。
5、不到無證照攤販或店購買食品,不購買“三無”產品(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
6、放暑假學生們喜歡燒烤聚餐。然而燒烤食品在燒烤、煙熏、烘烤時,脂肪很可能會因高溫裂解,產生的大量自由基通過熱聚合反應生成苯并芘,經常大量攝入燒烤食品對健康具有潛在危害。
二、家庭用餐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除按照“個人對食物中毒的預防”的方法做外,家庭所有成員還要做到如下8點:
1、由于家庭廚房設施設備、人員、操作等無法滿足相應的衛生要求,因此盡可能不要進行規模較大、期間較長的家庭式宴席聚餐(尤其是郊縣農村),以減少食物中毒的發生。
2、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切不可把煮熟的食物放在盛過生海鮮、生肉且尚未洗干凈的容器或碗盤里;準備兩套刀、砧板,分開制作生熟食品;使用冰箱冷藏食品時,生熟食品要分層放置,而且都用容器或包裝材料包好,無蓋碗盤使用保鮮膜覆蓋。
3、夏季尤其要注意及時冷藏已加工好的熟食品,通常常溫下熟食品的存放時間應控制在2小時內;對于經冷藏的食品食用前應徹底再加熱。
4、夏季食用生食水產品的食品安全風險較大,應不食用熗蝦、毛蚶、泥蚶、魁蚶、醉蝦、醉蟹、醉螃蜞、咸蟹等生食水產品。
5、許多市民都喜歡在夏季做涼拌菜吃,而且常常做一次連吃幾頓。但夏天是細菌大量孳生繁殖的季節,涼菜又沒經過高溫燒煮等處理,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應不吃隔頓涼菜。另外,加工涼拌菜的蔬果一定要洗凈消毒。
6、正確烹調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動物性食品、生豆漿、豆角等必須充分加熱煮熟方可食用。
7、冰箱等冷藏設備要定期清潔,冷凍的食品如果超過3個月最好不要食用。
8、不要采集、購買和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產品、不認識的蘑菇、野菜和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