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熱干面,中午牛肉面,晚上重慶小面——喜歡面食的武漢人,在家門口就能換著花樣吃個夠。據武漢餐飲協會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全市新增面館超500家,這還不包括小攤點、改換門庭易主經營的老店。為何武漢面館生意這樣火?【直擊】地鐵口兩月開3家面館
最近兩個月,地鐵3號線菱角湖站C出口30米范圍內,接連開了3家面館。
第一家是做重慶小面的,最便宜只要5元一碗,里面還有點肉末,很受周邊市民歡迎。第二家是牛肉面館,起步價13元一碗,就餐環境不錯,空調冷氣十足,也很快贏得一批擁躉。第三家也是牛肉面館,跟第二家相隔不過20米,為快速切入市場,在促銷上下了“血本”:顧客花13元吃碗牛肉面,店里給充10元話費,還送瓶礦泉水,著實火了一陣。
事實上,自3號線去年開通以來,在菱角湖站周邊300米范圍內,已新開了5家面館,新老面館合計超過10家。
【背景】面館扎堆互為依靠
昨天中午,記者在漢口循禮門地鐵站附近看到,不到30米的距離就有兩家襄陽牛肉面館。老龔家襄陽牛肉面館不大的店堂內座無虛席,價位13~15元的牛肉面最受歡迎。
該店裝飾考究,餐具都是專門定制的粗陶大碗。老板龔安定說,做正宗襄陽牛肉面必須凌晨2點多就開始熬制牛骨湯、牛油、鹵牛肉汁?!跋裥∈[、蒜頭等調料都得從襄陽采購?!饼彴捕ㄕf,這些會影響一碗面是否有襄陽“老味道”。
在雄楚大街與平安路、桂元路等路口交會處,都有嶄新的牛肉面館招牌。解放大道西馬路人行天橋兩端,各有一家牛肉面館,均是今年新開的。這些新開的牛肉面館都注重裝修,就餐環境更像快餐店。有的面館以老字號自居,采用紅木色調裝修,店內還有品牌故事的介紹。新開牛肉面館大多采用統一收銀,顧客買票到檔口領餐。
為什么會選擇和風格相同的對手相鄰開店,龔安定表示,襄陽牛肉面在武漢還缺少市場知名度,幾家同品店扎堆易加快品牌傳播度,他說,對剛入漢的特色小吃來說,還需要大家相互依靠打拼市場。這種說法在一些新入行的面館老板中較有市場,特別是一些加盟別人品牌,以此創業的新手,更喜歡在已形成熱點的區域扎堆,借別人的人氣快速開拓市場。
武漢襄陽商會李小斌希望,襄陽牛肉面能夠形成具有地域風味的餐飲品牌,抱團占領武漢市場,同時成為江城牛肉面市場重要的補充。
【解讀】“十分鐘拍碗面”符合年輕人節奏
十幾元錢一碗的牛肉面相對盒飯特別是有食堂的單位來說,并沒太大的價格優勢,而且品種內容還不如盒飯、便當豐富,為何還能這樣密集開店。武漢餐飲協會負責人李望林解釋,如今的牛肉面其實是滿足年輕上班族“十分鐘午餐”的需求。
他說,現代人的工作節奏加快,即使是有午休時間的上班族更愿意把時間用在上網、午休上,而不愿花太多時間用在工作餐上,由此就出現了“十分鐘午餐”這一概念。這就要求餐飲企業相應地要滿足就餐者取食便捷、進餐簡便、口味豐富、價格適中的午餐模式。而這些條件必須由有一定硬件環境、質量可靠、可標準化快速出品的新型快餐店勝任,現在出現的這一批注重品牌形象的面館,正契合了當下消費者的需求。
【隱憂】入行門檻低發展存風險
“襄陽牛肉面擴張得快,但入行門檻低,沒有標準,也存在發展風險?!蔽錆h襄陽商會李小斌說,在襄陽本地注冊的襄陽牛肉面館就有2300家,加上沒注冊的還有3200多家,沒準入標準是襄陽牛肉面在外地發展的最大問題。
據悉,在漢投資一家上檔次的牛肉面館約需30萬元,如果是開社區店、小規模店,十幾萬足矣。與開同樣檔次的中餐廳、酒樓相比,投資額僅占后者1/3左右,而不用重金請大廚,所需人手也遠少于餐廳,一旦產品對路,一年時間就可回本。正是這樣的低門檻吸引大批創業者涌入開面館這條道上。
不過風險也是從業門檻低,競爭更激烈。蔡林記負責人王永中認為,沒有過硬的品質掌控能力,在低利潤、高流水的快餐小吃行業很難存活。這也是快餐小吃企業三成挺不過第一年的原因。他建議計劃以加盟方式開面館的從業者,一定要研究加盟品牌的出品管控模式和能力再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