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款時間越長,存款利率越高這條“約定俗成”的規律被打破。日前,記者發現武漢部分銀行出現存款利率倒掛現象,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甚至高于5年期存款。分析人士指出,該現象主要是由于降息預期依然存在,銀行對于吸收長期存款的動力不大造成。
昨日,記者查閱渤海銀行官網發現,從該行最新公布的存貸款利率表發現,3年期存款利率3.25%,5年期存款利率卻相反減少,僅為3%。
國有五大行步調一致,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以及交行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相同,都為2.75%。大多股份制銀行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一樣,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均為2.8%,興業銀行為3.2%,中信銀行則為3.0%。
本地兩家商業銀行依然遵循存款時間遞進,存款利率也隨之遞進的規律,記者查閱官網發現,漢口銀行3年期最新存款利率為3.575%,5年期存款利率為3.9%。武漢農村商業銀行3年期存款利率為3.85%,5年期則為4%。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31日,我國主要17家銀行平均5年期存款利率為2.94%,3年期存款利率為2.9%,兩者差值為0.04%。除基本的儲蓄業務外,理財產品等也出現了倒掛現象。
以近期發行的某股份制銀行產品為例,其184天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均為4.1%,而同系列同投資起點期限364天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只有2.1%。
業內人士表示,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倒掛的現象此前也有。比如在某些特殊需要沖量的時刻,季度考核或是年底考核,銀行會通過提高中短期理財產品收益率吸引客戶資金。但也有人士認為,目前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貨幣政策越來越趨于寬松,銀行為了規避利率持續下行的風險,主動降低長期產品收益率來對抗下行風險。
為什么長期存款會利率倒掛?
融360理財分析師李卉詩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銀行一般是通過吸收短期存款,發放長期貸款來賺取息差的,目前央行施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銀行存貸比監管要求放松,降低了銀行攬儲的意愿,壓低長期存款利率也可以減少銀行的負債成本。
同時,考慮到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未來央行可能會進一步進行降準降息的措施,銀行對于吸收長期存款的動力不大,對于成本較低的中短期資金較為渴求。因此對兩年期以內定期存款上浮力度較大,對三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力度較小,甚至多家銀行出現期限與收益“倒掛”現象。加上目前的利率水平處于歷史低位,5年期的長期存款對儲戶的吸引力很低,銀行也就不再需要為招攬客戶給出那么高的利率了。
怎么存利息才會更高?
李卉詩分析,三季度,銀行仍將偏向于吸收中短期存款,絕大多數銀行的長期定期存款上浮力度要小于中短期存款。考慮到未來央行存在降息降準的可能性以及目前的通貨膨脹率,建議偏好銀行定期存款的投資者多去了解不同銀行的相關產品,選擇一年期或三年期的中長期存款來提前鎖定收益。
如果錢在五年內不用,又不想做任何投資,直接辦理五年期存款未嘗不可。但是,由于五年期存款沒有基準利率,各銀行自行定價,比如工行、建行等國有幾大行的五年期存款利率普遍給到了2.75%,但是許多地方性商業銀行卻能給出3.5%的相對高息,兩者相差0.75%。
此外,雖然國債收益率今年以來一直在下跌,但仍可秒殺定期存款。融360數據顯示,2016年國債的收益處在第二位,超過了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僅次于網絡借貸。如果確定錢在三、五年內不支取,不妨考慮國債。